地上“高大帅”,地下连成片
未来的中央商务区要有“国际范儿”
2015年06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从经十路向东望去,济南中央商务区一片繁华景象。 本报见习记者 张九龙 摄
     济南的中央商务区在哪里?这让不少人有点茫然。因为近几年,济南有3处CBD在建设当中。近日,这个问题有所明朗。“从现有基础和条件看,中央商务区的规划建设要聚焦在文博片区。”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举全市之力打造高标准中央商务区,建设展现山东经济大省形象的标志性区域。
  本报见习记者 张九龙 
本报记者 肖龙凤        
■打造“国际范儿”,省城需要新名片
  “从2009年全运会以来,东部新城的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济南的城市天际线越来越漂亮。”王先生是济南的一名高楼发烧友,他口中所说的东部新城,准确的名字应该是位于历下区的济南中央商务区。
  从2008年历下区提出在奥体文博片区打造商务中心区,到后来上升为全市战略,举全市之力建设济南中央商务区,不过是短短几年时间。奥体中心、山东博物馆、山东省美术馆……近年来,奥体文博片区各类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不仅提升了济南城市的文化品位,而且带来了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
  与香港中环、上海陆家嘴、北京金融街等相比,济南似乎还差一张现代化气息强烈的新名片。正如王文涛所说,“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济南缺少一个能够集中展示全市改革发展成果、代表东部沿海经济大省省会形象的标志性区域,缺少一个能承载其全省中心定位的平台。”
  这一观点,与多年关注济南中央商务区发展的张志元教授(现为山东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博士生导师)不谋而合,张志元认为,纵观济南全城,既要展示城市形象,又能集聚城市财富、带动经济发展,非奥体文博片区莫属。“从所处位置、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发展后劲等情况看,这一片的基础是最好的。集中力量在这里搞中央商务区,有望避免资源内耗和无序竞争。”
  济南中央商务区从一开始就颇具“国际范儿”,邀请陆家嘴总部经济聚集区规划建设高级顾问、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进行高起点设计规划。核心区、辐射区层层展开,规划总建筑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超前的规划,解决了后续发展的空间问题。

■“高大帅”组团落地,将成“高楼森林”
  “180米左右的索菲特银座大饭店和明珠国际商务港,一度垄断了济南高楼榜15年,直到最近的300米绿地普利中心拔地而起,才改变了这一格局。再过几年,318米的中弘广场又要刷新济南的高度了。”提起济南城市天际线的变化,王先生如数家珍。
  其实中弘广场并不“孤单”,未来中央商务区会崛起更多的高楼,形成一个楼宇俱乐部。“几年之后,济南东部会出现一道华丽的城市天际线。”王先生一直关注着济南中央商务区的项目规划和进展,每次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约上“楼友”去现场看看。
  在济南市中央商务区规划专题汇报会议上,王文涛提出,在规划开发建设上,中央商务区要体现“高大帅”:“高”即高层建筑密集,2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尽可能放在中央商务区;“大”即建设项目体量要大;“帅”即建筑的风格要更现代、更多元、更洋气。
  为什么济南要建设这样一个“高大帅”的CBD呢?张志元教授认为,当前的经济发展,总体上正由工业经济时代向金融经济时代转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济南需要迎头赶上,通过楼宇经济载体来呈现出这一变化,展现出时代风貌。“在奥体这片建设楼宇,从体量、形象、标志性位置等方面,都代表着济南的形象,这里可以有大手笔、大作为。”
  截至目前,中央商务区及辐射区域内已建成商务楼宇超过200万平方米。“现在的中央商务区里,包括6座大型商务楼宇的鲁商国奥城、8座高档写字楼组成的黄金时代广场、成城大厦、银河大厦、玉兰广场等,都堪称‘高大帅’,既有现代气息,又有设计特色。”王先生说。
  据了解,2015年中央商务区范围内有华润万象城等18个项目正在进行,其中中润四期等5个项目主体将竣工,转山西等7个项目开工。文博西等地块和中央商务区中轴线、茂岭二号路北延工程的策划工作也即将开始。
  根据之前的规划,中央商务区全面建成后,片区内将有近百座高层和超高层建筑、2000万平方米高档载体投入使用,将成为一片“高楼森林”。

■既要“量身定做”,又要“对号入座”
  与“建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的传统招商引资模式相比,济南中央商务区的发展思路更进一步,整体上有着“国际范儿”的规划,具体到每一个商业载体,则大都提前与有意向的企业接洽、敲定后再建设,基本上都是“量身定做”,建成后“对号入座”,而不是先建好再招商,避免造成较大空置率。
  据了解,济南中央商务区经十路以南区域几乎全都在建或已经建成,已经建成的楼宇基本都已实现企业入驻。现在项目建设已经推进到解放东路以北,下一步,也将按照这个思路继续往北推进,与开发商和企业等做好对接后再搞建设,稳步推进,避免盲目建设,也为以后的发展留出空间。
  目前,这里已逐渐成为总部经济、高端商务、金融、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黄金珠宝产业等的集聚发展之地,初现强劲势头。中央商务区及辐射范围内已入驻重点企业近450家,多为省、市及区县级总部企业,总注册资本达1200亿元,年营业额超过700亿元,形成区域税收近百亿元。
  “希望经过几年的努力,济南中央商务区内有100座以上高层建筑,形成100亿元区级税收,落地100家总部企业,成为全区科学发展的主引擎、经济建设的主阵地、城市形象的新主标杆。”历下区区长宋永祥在今年年初表示,济南中央商务区将成为该区经济提质扩容的重要引擎。
  张志元教授认为,济南东部逐步形成了商务、金融、文博、新产业、高新技术为主体的新型产业业态,这个地方也是未来商务、金融、文化的中心,在区域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地下内循环路网缓解地上交通压力
  早晨上班,把车停到地下停车场,下班后约三五好友到商业综合体娱乐购物、聚会小酌,晚上开车或乘地铁回家。这样的场景,有望在中央商务区变为现实。
  为了更高效利用中央商务区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历下区聘请了上海市政设计院,对中轴线周边地下空间进行整体规划策划。根据方案,在经十路北侧,也就是华润万象城、中弘广场、中国人寿、文博金融中心4个楼宇项目的地下,大约55万平方米的空间将全部连接贯通开发利用,总面积相当于三个泉城广场,这在济南无疑是“巨无霸”。
  根据规划,地下将有四层空间,各层有不同的分工。地下一层设计为下沉广场,计划引进高档商业和文化娱乐设施,丰富中央商务区的生活配套,满足写字楼白领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地下二层是停车场,规划大量停车位,预先破解停车难的问题。地下三层、四层是地下车辆行驶的内循环路网及轨道交通,有望缓解地上交通压力。
  “济南中央商务区将打造集交通、停车、商业、人防以及市政设施为一体,全省规模最大、全国范围内规模较大的地下空间利用典范。”一负责人表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