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小记者走进聊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感受实验神奇 一睹细菌真容
2015年06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观察培养的细菌。  本报记者 李军 摄
  制作酸碱小实验。  本报记者 李军 摄
     本报聊城5月31日讯(记者 李军) 5月30日,本报小记者来到聊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参加聊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验室开放日”活动。
  “如何发现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何检测细菌?”、“如何检测添加剂、农兽药残留?”,小记者们来到聊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亲眼观看了食品检验检疫实验流程,了解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为了让小记者们更好地了解一些产品的检验知识和常识,工作人员精心安排了实验室实地参观、现场演示和食品安全知识讲座等一系列质量教育活动,听、看、学三位一体,为小记者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小记者们在聊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生物检测实验室、微生物培养室和大残留检测实验室等,并且在专家的指导下,观察了培养的细菌,平日用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等。
  小记者们被一台台摆放整齐的精密检测仪器所震撼,当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切片、在白水中注入酸碱物质所产生的颜色变化等实验时,小记者们对化学试剂发生的神奇变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踊跃提问,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理。
  除了“看”的过程,“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工作人员指导下,小记者们亲自动手制作洋葱表皮切边,并用显微镜观察,小记者们感到十分神奇。
  工作人员还给小记者们讲解了食品的安全, 其中,有关学校周边路边摊贩食品的案例,引发了小记者们的强烈共鸣。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在显微镜下看到大肠杆菌、志贺氏菌之后,小记者们纷纷感叹,原来路边摊贩、三无产品这么不卫生,并表示以后不会再买这类食品,并且会向身边同学传递有关食品安全信息,让同学们也尽量不要吃路边摊贩的食品。
  自本报小记者团创立以来,已成功组织了百余场活动,济南、北京等地及聊城本地众多景点、行业都留下了小记者采风的身影。本报小记者团定期组织各类活动,提高写作能力、培养敏锐观察力、完善与人沟通能力、加强思考判断力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是小记者团五大目标。小记者团旨在帮助孩子们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小记者可参加本报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