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大建成40多处“露天自习室”
1000多张“课桌”遍布校园,绿树掩映中学习成风景
2015年06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学生们在树荫底下自习。  本报记者 张跃峰 通讯员 齐汝林 摄
     本报记者 张跃峰 
通讯员 齐汝林
  最近一段时间,在聊城大学校园多了一道靓丽风景,绿树掩映下满是手捧书卷埋头学习的学子。走出拥挤的教学楼,迎着初夏凉爽的风在绿树浓荫中读书、在花海草丛中学习,让枯燥的学习变得满是惬意。
  靓丽风景的背后,是聊城大学今年启动的“休读点”建设,陆续在东西两个校区建设了40多处露天“自习室”,让绿树掩映的校园内多了1000多张“课桌”。
  “露天自习室”
挺受学生们欢迎

  5月31日是周末,在聊城大学东校区逸夫图书馆两侧的树林里,许多学生不约而同地早早赶来占座。在啾啾的鸟鸣中,大家就像是走进了教室内,悄悄地拿出书本埋头学习起来。还不到9点钟,绿树掩映下零散分布的桌椅周围,已经满是手捧书卷的学生。
  10点多钟,等几名大三学生相约赶到时已经不好找位置,无奈之下他们只好转身走进了逸夫图书馆学习。据其中一名学生介绍,图书馆周边这些露天“自习室”是学校专门为了大家学习新上的“休读点”,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前不久刚刚建设的,均设在校园里一些树木遮挡的绿地中。最近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这些露天的学习场所非常受大家喜爱,没想到今天晚来了一会儿竟然没位置了。
  不光是逸夫图书馆周边,按照一些学生介绍的情况,在聊城大学东西两个校区不少地方还可以看到类似的露天“自习室”,而且也都坐满了正在埋头学习的学生,其受欢迎程度不仅一点儿也不比室内教室差。尽管根据聊城大学公布的数据,类似的露天“自习室”如今已经达到40余处,可同时供千余名学生休读。可据一些在现场学习的学生介绍,许多距离宿舍比较近的地方都得早早占座,否则稍微晚一点儿就会没地方了。
在树荫中学习
学生说很享受

  校园里建设露天“自习室”,这在高校还是比较稀罕的一件事儿。对此,聊城大学党委宣传部长乔丙武介绍说,其实露天“自习室”是学生的一种叫法,这些都是学校前不仅新建设的“休读点”,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校园里多一些休憩、读书的去处。
  这些“休读点”的选择也都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大都选在了各处教学楼、图书馆周围及校园一些主要人文景点中。
  在馨民公寓休读点附近移植雪松、黄金槐、皂角树、樱花、红叶梨等树木,以利防风、抑尘和观赏;在化学化工学院休读点附近栽种朴树、银杏、红枫、紫薇、海棠等树木,充分发挥绿化在教学科研中的人文熏陶作用,同时也对教学、科研、生活和安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从早到晚,学校图书馆、自习室挤得满满当当,尤其是夏天闷热,很容易犯困,现在好了,我们找到了学习的好去处,在凉爽的树荫下学习感觉非常享受。”不管是叫露天“自习室”还是“休读点”,学生普遍对聊城大学这个举动点赞。
有了别致地点
晨读声响了起来

  由于有了露天的“自习室”,据一些学生介绍,久违的晨读声音还在校园里响起来。据聊城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14级学生魏逸飞介绍,从小学到高中基本上都安排有晨读课,可是到了大学之后受教室及教学方式影响,很少有大声晨读的情况了。
  据聊城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不久有学生开始在湖边晨读,没想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后来,有学院及学生团体也加入其中,开始组织一些集体的晨读活动。“伴着清晨的阳光,在清新的空气大声朗读,这样的场景光说说就非常让人心驰神往。”该负责人介绍说,这还没多长时间晨读的队伍就已经非常庞大了,每个清晨都是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线。
  谈到晨读,在逸夫图书馆西侧小树林里学习的大三学生陈剑飞表示,前不久他也刚刚加入了,有的时候读读英语有的也读一些自己喜爱的散文。“其实这就是一种氛围,以前想读没有地方和环境。现在大家都在大声诵读,自然就没了这样那样的顾虑。”陈建飞分析说,这也或许也是晨读队伍能在短短时间内壮大的缘由所在。
  其实不光是晨读,在校园里建设这么些露天“自习室”,无论行走在哪个地方,身边都是埋头学习的同学,这也给大家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作为一所学校,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如果小树林里是全是谈情说爱的,那才是学校的悲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