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结对基层,共为患者把脉
实践经验共享,本地医疗水平提高了最受益的还是百姓
2015年06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省交通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郇英询问患者病情。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本报记者 唐菁 
  为了缓解看病难,此次,齐鲁名医下基层大型公益巡诊创新义诊模式,一个省内专家带着一位基层医院医生共同坐诊,在为市民现场诊断过程中,传授知识和技能,交流实践经验,共同为市民疑难杂症把好脉,治好病。
把义诊当做课堂,基层医生获益匪浅
  在义诊现场,来自桓台的刘女士向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专家由清涌咨询,由清涌仔细看了刘女士的病例后,排除其消化系统长瘤的可能性,询问其是否最近心情不好,刘女士回忆了最近的生活状态后答道:“最近经常和老公吵架,再加上儿子已经30岁了,还没结婚,心里很着急。”
  听了刘女士的介绍后,山铝医院医生殷越文解释说,可能是心情抑郁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殷医生说的对,看她的情况,我初步判断是胃肠功能紊乱,心情抑郁是很大一方面原因。”由清涌建议。
  “在听由专家诊断的过程中,由专家会给我很多启发,有时听了病人描述的病征后,我会把一些想法提出来,很多时候会和由专家不谋而合,这是专业知识的一种碰撞。”殷越文说,在专家诊断过程中,通过在一旁学习,短短几个小时,就获益匪浅。
不少疑难杂症现场给“解了结”
  在义诊现场心内科窗口,山铝医院医生乔杰正在辅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专家刘同涛会诊,在专家忙着询问病人病情时,乔杰仔细查看病人病例,将病人病例显示的信息向专家简单介绍,加快了专家诊断的效率,并帮忙开诊断单等。
  “向省内知名专家现场学习的机会可不多,通过在一旁观摩专家如何询问病人情况、判断病情,都学到很多东西。”乔杰说,义诊中会有很多鲜活的例子,还会有各种疑难杂症,专家通过现场诊断,给基层医生上了一堂非常有价值的课,以后再遇到类似的病征,基层医生会更有把握更有想法。
  “我只是比他们多了一些阅历和经验,义诊不仅提供了一个给群众在家门口看病的机会,也搭建了一个和基层医生交流的桥梁。”刘同涛介绍,义诊过程中,面对同一个患者,怎么诊断,怎么治疗,这个时候思想是相互碰撞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治好病。

业务水平提高,最大给患者减负
  “挂专家号要去大城市大医院,时间和花费对普通市民来说,都是很大的负担。”沂源市民杨女士说,县里的医疗资源毕竟有限,有些病看不透,可能会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还是需要这些省内专家给看一下。
  济南哮喘病医院专家、主任医师曲卫模说,现在不少患者不管大病小病都来挂号就诊,医院的专家毕竟是有限的,而患者却在不断的增多,这无形中就增加了挂号难,有些小病基层医院医生就能看好的,没必要再来大医院跑一趟。“解决挂专家号难,我认为重要的是提高基层医疗水平,这次活动就提供了一个专家和基层医生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通过专家的传帮带,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培养基层的专家,市民就不用大老远跑到大医院看病了。”
  “如果专家通过传帮带,向基层医生传授更多知识和技能,基层医生水平提高了,很多以前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现在能解决了,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治好病,节省更多人力物力。”山铝医院医生乔杰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