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夫人于若木的家教:
娇生惯养哪能有成就的希望
2015年06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于若木
     说起于若木,知道的人,多数第一反应就是陈云的夫人。仔细翻看于家家史,人们还会发现,于若木的父亲是那个年代的著名教育家——于明信,济南黑虎泉畔曾留下他和于若木的身影。于明信在学校教育秉持“无为而治”的理念,但在家庭教育上,他认为应有为而治,越严越好,否则娇生惯养的子女们,哪能有成就的希望?这样的家庭教育影响了于若木的一生。
  本报深度记者 寇润涛
实习生 于民星 冯岩岩  
   
消失的济南七家村
  “老济南”或许知道,济南曾经有一个叫“七家村”的地方,因居住着当时十分著名的七位教师而得名。
  七位教师中,于若木的父亲于明信就是其中之一。
  6月2日,记者从护城河沿着解放路向东走不远,南侧便是原七家村一带,而如今已是居民楼、商业楼林立,是一片繁华的商业区了。
  记者问了众多路人,都不知七家村在哪。就连住在当地的住户,也不知道所住之处就是曾经的七家村。
  在附近,记者找到一条叫“七家村路”的地方。翻开史料,有文字这样记载到:“七家村作为一处名正言顺的村街,最早出现于1934年《济南市政府市区测量报告书》。而关于七家村名字的由来,有着两种说法,一说,最早来此建屋居住的是祁蕴璞,此后,又陆陆续续有祁蕴璞的几个好友来此定居,逐渐形成了一个小村落。但因祁蕴璞是最早定居于此的住户,此村便以‘祁家村’命名。后来,又因此处固定居住着当时十分有名的七位教师,而被人们译称为‘七家村’,由此延续使用。另外一种说法是,约是1917年,便有七位教师相中了此处,1919年伊始,这七位教师们陆续来此建房落户,因此被称为‘七家村’。”
  如今,“七家村”,人们已经无法从这里探到一丝当年的味道。唯一证明它存在过的,就是那历经改造而遗留下来的一条向南弯曲长约百米的小街道——“七家村路”。   
  七家村已经完全消失了。
  然而,附近的黑虎泉依然喷涌。清澈透亮的泉水,仿佛在“咕咚、咕咚”地诉说着80多年前七家村和于家的故事。
  陈云的夫人于若木,年少时便在这样的一条街道上来来回回地走过。黑虎泉旁,也许还留着她年少时嬉戏、玩乐的身影。
父亲创办正谊中学
  1919年4月的一天,于若木在七家村降生了。父亲于明信为自己的子女选择了一个十分良好的生活与成长环境。
  “在七家村,因为早先住户是七位教师,他们平时都在一言一行中影响并引导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彼此见面谈论的,都是以教育事业、心得体会为主,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养成了热爱学习的好习惯。”济南文史研究者魏敬群告诉记者,于若木的童年是在一片浓浓教育氛围里度过的。
  对于于若木来说,父亲于明信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一手创办了济南正谊中学。
  于明信出生在一个山东临淄的农民家庭,在祖父崇尚读书的思想熏陶下,他刻苦读书,18岁中秀才,补廪生,成为县学生员。又于1904年,他考入山东师范学堂,与同为民初四大教育家的鞠思敏、王祝晨成为同班同学,并跟他们一起针砭时弊,共讨国事。
  1910年,于明信从山东师范学堂毕业,此后便投身教育事业。仅1911年至1917年的七年光景里,于明信先后任青州初级师范学校校长、山左公学第三任校长、山东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正谊中学暂行代理校长等。
  在外,于明信是一位秉持无为而治思想的教育家,是学校的校长。但在家中,于明信却采用“瞽叟”式教育方式,对子女们的教育严格到不通情打理的地步,平日对子女也是苛求管束。
  于明信常说:“家庭教育,是有为而治,越严越好,越不讲理越好,否则娇生惯养的子女们,哪能有成就的希望呢?”
  魏敬群这样理解于明信的这句话,他认为: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的,父亲于明信虽然总是十分严厉地教育子女,但是父亲身上的学识,却是子女们仰望并渴望的高度,于明信是著名的教育家,知识渊博,广泛涉猎儒学。这对年少的子女都是有着深深的影响与感染。
辗转求学路
  路过老东门,沿着东关大街向东走,不出一二百米便能看见有个向北延伸的小街,顺着斑驳老旧的街道向北走两三分钟,到一个小的十字路口,左手边西北角是“济南市汇泉小学”所在,这便是80年前于若木上小学的地方了。
  历经四五次的整改,七八十年时光的消磨,如今很多当地的住户都不知道,汇泉小学曾经还有个古老而优雅的名字叫“莪雅芳小学”。
  1927年,于若木进入莪雅芳小学,就读一年级。因其知识功底好,能够很好地掌握老师授课的内容,于是只在此处读完一年级,次年便转入了当时济南市教学质量最好的一所学校——山东省立女师附小。
  当年的山东省立女师附小位于正觉寺西邻,是1905年济南教养局附设的初等小学堂,1912年民国成立后改为山东省立第八初等小学校,1917年又改为省立女子师范附属小学。
  如今,这里是济南第八中学。据资料记载,1955年在附小原址上建立了济南第八中学。
  山东省立女师附小距家遥远,于若木当年能够在山东省立女师附小就读,其实是因为当时于若木二姐于式金在此教学,方便照顾。没想到,好景不长,由于于式金工作调度,于若木也只在此读了一年书,便又转入了当时一所教会小学正德小学。
  正德小学位于青龙街附近,现在名叫青龙街小学。从七家村沿着青龙街向北走,于若木十分钟左右便能到校。剩下的四年小学时光,于若木便在这里度过。
  1931年,于若木小学毕业,报考山东省立第一女子中学,未被录取。
  据于若木的同学董锡蕙回忆:“山东省立第一女子中学是当时山东省唯一的女子中学,学校面向全省招生,凡报考女中的必须来济南参加考试。如果落榜,还可以报考私立中学,当时济南有私立翰美女子中学、懿范女子中学和淑德女子中学。但因私立学校费用太高,父亲于明信不准。于若木没能入学。”
  没有办法入读中学,正值苦闷之际,二姐于式金的一封信将于若木从苦闷中解救出来。此时,正在益都四师附小教书的二姐于式金,让于若木去她那里再读一年小学,然后再考中学。看到希望的于若木赶紧前往,一年后,如愿考入省立第一女子中学。
  本以为能在这里读完中学的于若木,却因入学后的第二年暑假二哥于道源的归来,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于道源本着让自己妹妹能够接受更好教育的目的向大哥于道泉写信,希望于道泉能够供三妹于若木在北平读书。于道泉也是立刻就回信,同意了于道源的建议。就这样,在大哥二哥的帮助下,1933年9月,于若木离开了济南,北上进入北平求学。
长兄的影响
  中国有个说法:“长兄如父”,用在于若木身上更是再合适不过了。
  于家的长子道泉和三女若木相差18岁。于道泉由于常年不在家,和家里的弟弟、妹妹相见甚少,每次回家也都是“行迹匆匆”。但这并不影响于道泉在弟弟、妹妹心中的地位。
  于若木在回忆长兄的一篇文章中开头第一句就写:“我的长兄于道泉是我非常崇敬的兄长,我的几位姐妹和二哥也都十分敬重他。”
  于若木在济南上小学时候,兄长便已在北平。从北平回到济南,于道泉带给小姐妹的唯一礼物就是《王云五小字典》。
  1933年,在两位哥哥的帮助下,年仅14岁的于若木去北平求学,得以和大哥相处一年之久。彼时,她还是一个尚未成年的少女,或许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带着对北平的憧憬,带着对大哥于道泉的敬仰,于若木离开了济南。
  于若木刚到北平,于道泉就开始教她学习罗马拼音字母,也就是现在所说汉语拼音。不仅如此,于道泉还教她阅读国语罗马字母翻译的小说,如何将汉字翻译成国语罗马字母拼音,此外还有英语。在教授过程中,于道泉不厌其烦,反复地教,直到于若木掌握读音为止。
  在那个年代,汉语拼音远不如现在如此常用。于道泉是汉字用拼音改革的积极倡导者。
  “于若木后来的性格、爱好的形成,和哥哥于道泉一起生活的日子密不可分。”魏敬群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