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高考时期”,让健康与青春相伴
2015年06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马媛媛
  随着高考的开始,不少家长已经开始计划高考后如何安排孩子的日程。高考结束后,不管接下来分数、招生如何,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解放了”依旧是他们共同的心声。不过临床显示,在这个所谓的“后高考时期”,往往更容易发生一些措手不及的健康问题,有些甚至可能酿成严重后果,这一点需要引起考生和家长们的关注。
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考前容易发生焦虑,而在考后,也有一些考生会因为不堪压力而选择自伤、自残,所以此时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不能忽视。
  在高考结束后,要特别防治考生出现“非此即彼”、“糟糕至极”之类的不合理信念,“防止灾难化”思维很重要。此时家长应该注意考生的情绪,建议考生不要下绝对化的结论,毕竟最后结果包括特别好、一般、特别糟糕,其中特别糟糕的毕竟还是极少数,合理的分析预测、制定合理自我的目标,有利于减轻考生心理的压力。
  如果发现孩子突然出现抑郁倾向,或者出现严重的焦虑,又或者有特别显著的失眠、焦躁、悲伤情绪,应该及时请专业医生进行心理治疗,通过科学的方法缓解学生的紧张。
  专家指出,考后一周到放榜后一周是“考后综合征”最容易爆发的时段,考生要特别注意饮食、睡眠、心理问题,以往届师哥师姐为前车之鉴,别被“考后综合征”击倒。
  作为家长和社会,要允许考生“体验痛苦”,考后几天应让其充分释放心理压力,哭也好,笑也好,都比憋在心里好。家长应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妥善解决情绪反应,避免问题持续发酵,对估分、填报志愿造成不利影响。
  心理专家强调,家长要告诉孩子,人生不会因一场考试而终结,“逝者不可追,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自责悲伤焦虑都于事无补,必须向前看。”需要注意的是,跟孩子谈心时莫纠缠于考试细节问题,而可以多问问孩子现在想做什么。如果孩子只是想独自静处,可以跟其约定一个“闭关反思”的期限,到时间就要出来见人,在此期间,家长要用心观察考生的表现。
  如果亲人长辈的话效果不佳,不妨请来与考生关系好的朋友和老师。有些考生忌讳见发挥好的同学,怕触景伤情,那么不妨请信任的师哥师姐、表哥表姐来现身说法。
过度放纵当心急性肠胃炎
  根据以往的经验,每年高考后都是学生肠道健康问题最突出的时期。专家介绍,这是因为许多考生突然从紧张的氛围转换到放松的状态,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感,由此像“同学聚会、外出游玩、通宵上网等”成为了学生们宣泄压力的主要方式,饮食不规律,并以高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低膳食纤维食物居多,甚至部分男生还会过量饮酒。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使很多考生身体难以适应,易引起肥胖、便秘、急性胃肠炎等肠道问题。
  专家提醒考生,高考后要注意补足水分少食冷饮。此时正值夏季,要注意补水,一般绿茶或者菊花茶也不错,但不要过分进食冷饮。用眼多注意补蔬果,考前复习就已经很伤眼睛,考后许多人还拼命玩电脑、看影碟,结果导致此时眼疾也相当高发。可以多吃些蔬菜、水果,同时房间里可以考虑放个加湿器。当然,更重要的是不要用眼过度。
  对于高考过后的聚餐,专家提醒考生们,聚会喝酒别逞能,高考后少不了聚餐,此时男同学尤其容易烟酒过度。这烟就不说了,当然是能不碰最好,而酒也不能过度,否则可能诱发急性酒精中毒、肠胃炎,甚至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这样比较凶险的急症。另外,每日膳食要平衡,建议每天要保证400-500克粮食和90-100克蛋白质摄入量,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
高考后意外伤害高发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宋建华主任介绍,高考后其实是一个意外伤害高发的时间,因为当事人是十几岁的高中生,和儿童意外伤害的类型自然有所区别,高中生更要小心车祸、溺水,以及旅游中发生的一些意外。意外伤害以预防为主,对于已经有一定自我保护能力的高中生来说,遵守交通守则,不去池塘、水库等非正规场所游泳,不去危险的地方旅行,不冒险、不去一味追求刺激,这些道理他们都明白,关键在于自我约束。家长此时也要和他们有良好的沟通,建议他们选择一些健康、安全的娱乐活动,避免从事高风险的活动,有些活动也需要成人陪同。另外,高中生还要了解一些必要的急救常识。
  在夏季,溺水是最容易发生的意外伤害。宋建华主任在这里介绍了溺水后紧急救助的方法。
  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立即清除其口鼻内的水、泥及污物,保证其呼吸道通畅;
  2、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3、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4、心肺复苏非常重要!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5、在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援的同时,所有的急救措施都要同步进行,一直坚持到急救人员到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