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疹性疾病易传染一旦发现尽快隔离
2015年06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除了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手足口病也特别常见,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儿内一科副主任、副教授李慧做客本期空中诊室,她通过详细地讲解,让我们认识了这几种常见疾病,也告诉我们如何应对这些疾病。
风疹前期症状轻微,患儿出疹需隔离5天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为14-28天,平均为18天。”李慧副教授说,儿童的前期症状非常轻微有的则没有症状表现,年长的儿童则表现为发热、头痛、倦怠、咽痛等。一般在发疹前1-2天可出现耳后及枕骨下淋巴结肿大,部分可出现口腔黏膜疹,为玫瑰色斑疹或出血点。
  皮疹从头面部开始渐向颈部、躯干、上肢及下肢发展,从表面上看为稀疏或密集的粉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可有轻微发痒。“2天后皮疹即开始消退,并且轻微脱屑。病程为2-3天。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降低,淋巴细胞先下降而后增多。”李慧副教授说。
  一旦发现患者,应立即隔离,一般在出疹后隔离5天即可,孕妇接触风疹患者后应在1周内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2-3次。“患儿应卧床休息,外用炉甘石洗剂,口服清热解毒中药,如板蓝根冲剂等。”李慧副教授说。
  幼儿急疹也较为常见,这种病又称婴儿玫瑰疹,可能由6型人类疱疹病毒所致。“一般多发于2岁以下的幼儿,潜伏期为10-15天。”李慧副教授说,幼儿急疹没有前期症状而突然发生高热,体温可达39-40℃,但患儿一般情况较好。
  高热3-5天后突然热退而出现皮疹。“皮疹通常先发于颈部及躯干,再向面部及四肢扩展。一般不发生于黏膜部位,四肢末端及掌跖也很少见。”李慧副教授说,皮疹表现为散在或密集的玫瑰色斑丘疹,2天后即可全部消退,不留痕迹。部分患者可有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程1-2天。发热时白细胞可增高,但出疹后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高。

水痘起病比较急,严重可致败血症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经飞沫或直接接触疱液而传染。“水痘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躯干,逐渐延及头面部及四肢,呈向心性分布。”李慧副教授说,皮疹起初为红色针头大小的斑疹,后迅速变成丘疹,数小时后变成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有红晕,常有瘙痒症状。2-3天后干燥结痂,愈后不留疤痕。
  水痘发病3-5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发生,因此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疹,水痘病程约2周。
  “水痘有并发症,主要是皮肤、黏膜的继发感染,严重者可致败血症等,少见的并发症有水痘性肺炎、脑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李慧副教授说。

手足口病经飞沫传播,多见于1-2岁幼儿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的食物、衣服、用具间接感染。“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这种病多出现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身上,1-2岁最多见。”李慧副教授说,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3-5天。
  患儿在发疹前可能有低热、食欲下降等前驱症状。皮疹表现为口腔、手足、指(趾)背或侧缘米粒至豌豆大小斑丘疹,很快变为水疱,呈现圆形或椭圆形,并伴有疼痛感,口腔黏膜部位的水疱很快破溃成糜烂或浅表溃疡面。“手足口病的普通病例病程在1周左右,愈后不留瘢痕。手足皮疹外用炉甘石洗剂,口腔损害可外用锡类散等,必要时口服板蓝根冲剂。”李慧副教授补充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