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也需淘汰“落后产能”
2015年06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崔秋立

  高考过后,紧接着就是出分、报志愿。虽然有不少专家还在为职业教育遇冷表示担忧,但从近两年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职业院校已经实现“突围”。2014年山东省专科(高职)招生为33.51万人,比2013年增加5.74万,远高于本科招生增幅。
  当然,总体上看,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招生仍然处于相对弱势。这种相对弱势,是各种原因造成的,并非简单的认识问题和社会观念问题。首先,职业分层是客观存在的,相对应的教育分层也是客观存在的。其次,高等教育存在结构问题,如果按照社会需求,职业类院校规模至少应在普通本科的二倍以上,而目前结构大体是一比一。第三,供需关系问题,随着生源减少,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已经超过生源需求,“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显现。这些都是造成部分高职招生困难的原因。旧的传统观念,虽对职业院校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观念不是决定性的问题,决定观念的才是问题。
  从国家战略层面上看,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特别是对于产业体系健全的大国而言,仅靠研究型创新型人才是不够的,必须有合理的人才结构。而且研究型、管理型的岗位,所占比重甚低,就业容量也有限,而职业教育能为劳动者就业创业提供直接的具体的帮助。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满足产业结构的需求,可以构建合理的人才结构,可以促进就业创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力支撑,对经济社会发展极具贡献力。正因如此,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需要几个方面的强力支撑。一是不断增强的就业市场竞争力。当技术技能人才有体面的就业岗位和令人欣羡的收入成为普遍现象时,职业院校的吸引力自然超强。这个不是靠炒作,而是靠老百姓的真实感受。目前职业教育的就业率远远高于普通本科,并已被社会广泛认可。二是鲜明的办学特色。职业院校必须有其他院校所不具备的、以校企合作、产训结合为核心的、系统化专业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这种特色体系的形成,需要职业院校高度的行为自觉和长期的历史传承。
  另外,良好的政策环境不可或缺。首先是国家对于教育结构的调控,包括对于高等教育的规模限制,也包括对于职业教育自身结构的合理调控,不能无限制发展,无限制扩大规模,甚至有必要淘汰“落后产能”,提质增效,把发展重点转移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真正打造成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体现终身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再就是落实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相关政策,使职业教育享受到优先发展的待遇,在生均经费标准达到甚至应当高于普通本科院校。打破职教生职业生涯壁垒,打破“天花板”,真正形成由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有机衔接,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教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均已具备,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职业教育将会展现出更为强大的竞争力,会有更多的优秀青年接受职业教育,立志技能成才,轻职教的社会观念也将会得到彻底地转变。(作者为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