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凤凰、鸩鸟,快到罐子里来
陶器原来也可以这么“淘气”
2015年06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地区史前陶器出现早、发展快、历时久、工艺精,堪称史前陶器的杰出代表,尤其器物造型,更是达到了史前最高水准,后世的陶器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省博齐鲁瑰宝展中展出了许多精品中的精品,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几件特别“淘气”的陶器。
1
憨态可掬的红陶兽形壶
  在省博齐鲁瑰宝展陶器区,这件小猪造型的红陶兽形壶虽说个头不大,但却是最可爱的。乍一看您或许以为它是件玩具或者艺术品,其实它可是正儿八经的实用品。这只憨态可掬的小猪已经6000多岁了,古代先民是不是也蛮有生活情趣的?
  这件红陶兽形壶,高21.6厘米,1959年出土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它是先民们盛放水或酒等液体的实用器皿,尾部设置一个筒形口,可以注水;嘴巴张开,可以出水;背部有抓手,便于提放;腹部鼓起,腿部粗壮,巧妙扩大了盛水容积;四足站立,既稳固,又可以放在火上加热。
  这造型就更吸引人了:猪的头高高扬起,一副使满劲的样子;尾巴也翘了起来,似乎还要摇来摇去;猪嘴大大张开,仿佛饥饿至极看到了主人,便连忙蹭到主人脚下,急不可耐地朝主人示好讨食。那副憨傻的样子,那样急迫的情态,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红陶兽形壶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典型器物之一。在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江苏、安徽北部的广大地区,先民们开始了刀耕火种的农业,产生了大汶口文化。
  红陶的原料一般为黏土,为防止断裂并使器物更加耐用,有时会掺入沙粒和蚌末,形成夹砂陶。这件红陶兽形壶通体遍施红色陶衣,采用夹砂材质,为避免沙粒和蚌末引起的粗糙,还采用磨光工艺对外表进行了二次加工,因此整个器身显得光润亮泽。

2
东方之地的神鸟传奇
  乳钉纹橙黄陶鬶,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的产物,出土于山东潍坊姚官庄遗址。在4000年前,它的故乡曾是东夷民族文化和政治活动的中心之一。
  这件乳钉纹橙黄陶鬶,三袋足支撑着器身,颈、身之间由一绳纹鋬相连。乳钉遍布器表,并在腹部饰有凸弦纹和盲鼻。整体流畅的轮廓和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使其造型活泼和谐,达到了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为龙山文化陶器的代表作。
  《说文解字》认为,陶鬶“三足釜也,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喙,即鸟嘴。也就是说,陶鬶外形是固定的,除了三足和把柄以外,还必须有像鸟嘴一样的出口。这种外型似鸟的艺术品,是在山东区域的特产。
  东方先民崇拜太阳神,而能够展翅飞翔的鸟,在先民眼中,无疑是最能接近太阳的生灵。所以各种不同种类的鸟,就成为东夷大小部落的图腾。因此,鸟的元素也经常出现在这一地区的出土文物中。
  陶鬶经常在龙山文化墓葬的陪葬品中出现,但是只有那些规格较高的墓葬,才有可能存在陶鬶,并且陶鬶往往摆放在主人头部两侧。据此,有考古学家推测,陶鬶很有可能是一种盛酒用的礼器,在器皿中地位很尊贵。
3
鸩鸟曾是 长生不老之神
  提起鸩鸟,大家往往会想到“饮鸩止渴”这个成语,相传把鸩鸟的羽毛放在酒里可以毒杀人,因此人们常常谈“鸩”色变。
  其实在古代,鸠鸟一直被认为是吉祥、长寿的化身。从汉代开始,官府有在手杖之首饰以鸠鸟送给老人的习俗。所以民间给老人做寿时,流传有“坐看溪云忘岁月,笑扶鸠杖话桑麻”的寿联。
  1969年,在济南无影山西汉墓葬中出土了载人载鼎彩绘陶鸠鸟,为我们展示了汉代人精湛的陶艺。这件文物通高53.3厘米,宽45厘米。从整体上看,鸩鸟昂首伸颈,双目直视前方,短喙,两足稳稳当当地踏于方形底座之上。头与胸部绘有鳞状羽纹,双翼左右平展,长尾微微上翘,造型生动,展翅欲飞。
  更奇妙的是,鸟背上站着三个人。前面有两个人,都穿着朱色宽衣博服,头饰环形高髻,拱手对立;另一穿着赭色衣者,双手撑圆盖伞,站在两人后面,三个人形成了三角形的结构。除了三个人以外,鸟的两翼上还各自载有一鼎,形制相同,鼎身绘有心形纹,鼎下是方式人形足。
  这件陶塑精品构思巧妙、造型独特、简朴古拙。虽然载着三人两鼎,但是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整只鸩鸟却始终保持着力学平衡,安然屹立。这座彩绘陶鸠,不仅是汉代山东人民向往长寿吉祥、追求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反映出山东地区从远古到汉代,陶艺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轨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