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大年初一,坚守在岗位的胜利六号钻井平台员工进行合影留念。
本报见习记者 邵芳 通讯员 周建 付海龙
有这样一群男人,他们迎朝阳而起,送夕阳而归,听潮声入眠。风雪交加时,他们迎难而上,战风雪、保生产。每逢佳节,市区小巷充满了鞭炮的喜悦,而他们只听见大海的咆哮,只能看着视频那头孩子开心的笑颜。而铮铮男儿却在与大海的搏斗中,传承着石油人艰苦奋斗、突破创新的精神,他们就是海洋钻井公司胜利六号钻井平台的员工。
近日,胜利六号钻井平台被中国能源化工工会委员会授予“海上模范员工之家”荣誉称号。25年来,该平台不断优化环境设施,开展文化建设,推行准军事化管理,丰富员工精神生活,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在大海深处筑起一个安全温馨的家。
提升文化建设 平台被誉为“海上模范员工之家”
6月5日,是海洋钻井胜利六号钻井平台副队长韩学愈重返平台工作的日子。清晨,他熟练地收拾着行李,来到女儿床头,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宝贝,爸爸走了。”还在睡意中的女儿翻过身来,没有睁眼,只是抱住了他。“好啦,好啦,真要走了。”韩学愈轻轻拍着女儿。他帮女儿把被子盖好,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平台的路。
海洋钻井工作性质与陆地不同,实行上20天休20天的轮班制。韩学愈是众多海洋钻井人的缩影,他们都有着相同的感受:临出海前心中难免有对家人的不舍,在去码头的路上他们的心情低落惆怅,直到看见亲人般的同事,大家开始分享起家中的趣闻,低落的心情才得以释放。临下平台的最后一天,大家伙儿又都处于兴奋的状态,急切地看着海面,盼望着倒班船的到来,早点下平台与家人团聚。
胜利六号钻井平台由美国人1980年建设,购进于1990年。2013年9月,平台被拖至桩海海域,承钻平均井深达5000米的10A井组勘探施工,这个项目为中石化海上重点项目,从井深来看更是浅海作业的一项挑战,从井组生产的前期准备,到钻头工具的选择,再到井组施工作业,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平台都做了周密部署,确保钻井施工安全、优质、高效。当看到井内有油气显示时,大家伙儿的脸上都绽放出开心的笑容,全然忘却了劳作的疲惫。
新员工常听老员工讲起从前的故事,1990年平台刚刚引进,晚上睡觉时,老员工突然看见天花板上有一个小黑影略过,惊起了一身冷汗,仔细观察黑影才发现是只大老鼠,然后全体动员上演了一场人鼠大战,这件事给大家带来了欢乐。当时,和家人联系用的是电报,大喇叭里播放着电报的信息,职工就一半欣喜一半忐忑地走向调度室,多日不见说不出对家人的思念,但又怕远道而来的家书带来的是忧伤。当时,由于热水柜水容量不够,大家经常遇到洗澡停水的事,还有不少早早起床只为了洗澡的人,那时澡堂门口常常排起长队。
时光飞逝,六号平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平台生活区,空间虽然较为狭小,但却如同宾馆般干净整洁。2008年,平台安装了手机信号放大器,多人排队共用一个卫星电话的场景不见了。一个约5米长、4米宽的小房子是平台的图书室,摆满了名著、人文科学等书籍。健身室里摆着哑铃、跑步机、弹簧拉力器等健身器械。电脑室内配置了多台微机,并开通了互联网。工余时间,平台员工们就三五成群地来到这里,各自投所好,丰富着各自的业余文化生活。
平台还利用QQ、微信等方式进行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搭建广大员工反映问题、交流思想、切磋技术、改进工作的网络互动交流园地,让大家敢说实话,能说心里话。同时加强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关注,利用心灵驿站开展心理辅导、培训疏导员工的不良情绪,通过组织扑克大赛等娱乐活动,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20多年来,六号平台在环境设施、管理方式、文化建设等发面不断改进,建立起了一座海上的“美丽之家、文化之家、亲和之家”。
艰苦奋斗 突破创新中提高效益
何祖东是六号平台的泥浆组长,是1990年就来到六号平台的老员工,在他的印象里一件事挥之不去。刚到平台的那几年,一次工作中泥浆搅拌器出现了故障,因无法搅拌,泥浆黏度过稠不符合钻井工作需要,但工作必须继续,搅拌机一时无法修好,5名工人就纷纷跳入泥浆池,用木棍等工具搅拌了约4分钟,保证了工作的进程,上岸后刘忠庆发现自己的后脚跟竟被腐蚀掉了一块皮,当时自己竟全然不知。事后,他们5人荣获了石油管理局的个人“二等功”。这件事被大家口口相传,老员工坚守岗位艰苦奋斗的精神也被新员工代代相传。
六号平台的工人不仅传承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还继续发扬着创新精神。“我们在不断实践中发现着问题,想法设法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的源头。”平台老员工机械技术员刘忠庆说。2011年年底,在桩腿探伤中,员工发现平台的桩腿已出现了壁薄现象,进一步检查,桩腿内的支撑也锈蚀严重,存在着安全隐患,急需给平台更换“假肢”。公司得知此事后,给予了平台大力的支持,四脚桩腿的更换前所未闻,公司的技术人员、六号平台的员工,一遍遍商量、确定着钢材的级别、保证每截桩腿的垂直度、商榷桩脚与底座的连接方式、细心完成每一个部位的焊接,整整3个多月,多名平台员工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齐心协力、探索实践,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平台换桩工作,确保了平台本体安全与正常施工。
2013年,平台上的旧发电机开始出现设备老化、动力不足等问题,公司立即为平台更换了三台发电机组,当新发电机组安装成功后,更大的挑战又来了,原老电网被生产厂家设置了密码,电流、电压参数无法调整,导致老电网与新发电机参数不匹配。查询资料、请教外援、反复衡量对比各种电流参数,经数天努力,平台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破解了密码,精确了参数,平台一次并网试车成功。从托运、安装到并网,平台干部员工共用了25天完成了任务,比原计划提前9天,大大节省了成本费用。
“战风雪、保生产、包水饺、贴春联,平台全员一起经历了很多事情,大家彼此了解,早就亲如兄弟。”刘忠庆感慨地说,“平台就像一个家,在这里我们学习成长、同舟共济、突破创新,承载了太多的青春记忆。”
修旧利废
多方促进平台发展
当下,油田正经历着低油价的“寒冬期”,为了在特殊的情况下高效、增效促发展,六号平台的总指挥官教导员经理李成军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为每一米进尺负责任,每一分钱都是利润,每一个岗位都是效益的增长点。”
李成军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平台每工作一天都有定额成本,包括正常打井一天消费的燃油费、人工成本等,为每一米进尺负责就是提高大家的节省意识,加快工作效率。“不计人工成本,仅按燃油价格来算,早一天完成任务我们就能省下4万多元,积少成多就节省了成本。”
在提高员工高效、节支意识的同时,李成军还提出了“岗位创效、团队增效、节支长效”的理念,并倡导“修旧利废”的做法。“平台工作不同于陆地,急需零件也是船舶从外运来的,增加了不少运输成本,如果大家都有节约的意识,把废旧机械的良好部件拆下供下次使用,就能节省不少成本。”李成军说。
平台李师傅等人利用收藏的旧活塞成功修好了空气压缩机出现的问题,李成军得知后对此行为进行了奖励。为了让修旧利废良好开展,平台还设立了奖励制度,根据维修难度分别进行奖励。仅2015年1月至今,平台修旧利废的设备达23个,节约维修成本20多万。
在修旧利废的同时,各个工种也加强了合作、提升了团队增效创新的能力。在更换钻头的工作中,通过柴油机工、电工、钻井工、电气技术员、司机长的多方试验合作,大家总结出了一条规律:2500米以上可开一台柴油机起钻,2500米以下则需两台柴油机起钻。这一规律的得出,也有效的节约了油料成本。
近期平台还开展了职工微课堂,让每个工人上台讲课,各讲所长、养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工人共同进步。“让员工之间养成互学的习惯,努力提升员工的技能本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创新发展。”李成军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