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档案日记者走进市档案馆新馆,带读者揭开档案神秘面纱
电脑查阅档案,10分钟走完流程
2015年06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对入库物件妥善保管。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本报记者 唐菁 通讯员 胡元玫

  6月9日,淄博市档案馆面向社会开放,这是其迁址后第一次举办开放日活动。此次展出的丰富历史档案吸引了市民关注,而记者亲身体验查档,10分钟就可走完流程。
档案扫描存电脑,查档搜索关键字
  参观完展览后,有查档需求的市民携带身份证在二楼接待处登记。“市民需要登记身份信息和查找档案的内容,工作人员再根据内容进行调档,复印出需要的档案,然后我们盖章,整个查档过程就完成了。”市档案馆保管利用科科长胡元玫说。
  据介绍,现在市档案馆全部采用电脑查档,所有允许公开的档案都通过扫描后存入电脑,工作人员根据市民需要查阅档案的相关信息,输入关键字后,就可以搜索出市民需要的档案内容。“这样的方式省去了工作人员拿取档案的步骤,提高了效率,减少查档市民等待时间。”胡元玫说。
  位于2楼的档案查阅利用服务中心宽敞明亮,设有普通纸质查阅区、自助式电子查阅区。市民张先生想要查阅自己的工龄,不到10分钟就顺利查到了。
机关档案是主体,民生档案渐增多
  目前,市档案馆现馆藏199个全宗,档案12.8万卷、7.2万件,图书资料2.4万册。按《档案法》相关规定,市直机关的档案必须10年移交一次,但由于市档案馆老馆馆藏条件有限,自1988年以来的单位档案未实现移交,新馆启用后,正组织各个单位档案全面进馆,预计馆藏将达20万卷、15万件。
  “档案馆内的档案主要是各市直机关的档案,包括文书、人事档案、财务资料、照片等,档案馆每年会检查各单位的档案整理情况,并指导他们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等到了移交年限,就可以进馆了。”胡元玫说。
  除了市直机关档案,档案馆也接收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尤其是一些已经不存在或者破产的单位,他们将档案移交给档案馆,方便以后员工查档。另外,档案馆还保存了一些反应淄博社会经济生活变化的资料,这些多是通过社会捐赠的方式纳入到档案馆中来。
  据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市档案馆正广泛接收民生档案,这些民生档案包括工作调动、招工招干、大学生分配等资料,通过保存各种民生档案,为百姓提供方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