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二代不愿接班背后的商业生态
2015年06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马绍栋
  经过一轮又一轮家庭会议,出于责任考虑,长女决定出面担当新掌门人。“这个过程很痛苦,她跟我深聊过,因为目睹了我当年创业经历的艰辛,尤其是国内这种商业环境下,对掌门人考验堪称残酷。”这位老板说,静下来细思后,他非常理解女儿的感受,这并不是畏难推托。
  做企业的人都知道“企”这个字的致命含义,没错,“无人则止”。
  这个“人”,既指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更是指企业掌门人,尤其是掌门人的接班人,如此关键的核心人物如果没有,那么企业的前途可想而知。然而现实中民企二代不愿接班的现象广泛存在。  
  胶东一家大型食品企业的老总就在选择接班人方面耗费了大量精力。这是一家有着几十年历史的食品厂,旗下产品无论品牌积淀还是在消费者口碑方面都可谓深厚绵长。作为这一切的见证者和创造者,这位老总和改革开放以来诸多富有冒险性和创新性的企一代一样,埋头苦干,对企业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感情。正因为如此,早在5年前他就萌生退意,由谁来接班却成了难题。
  “膝下三个女儿,全都不想接班。”这位老总的女儿们对经营企业无一感兴趣,这让他分外头疼。“怎么说呢?她们都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而且很执着,别人难以改变,这跟她们的海外经历也有一定关系。”
  笔者曾去这家企业的新厂区看过,全部按照生产食品最新最高标准建设。作为资深的食品业内人士,这位老总随时都流露出对做食品的“傲娇”。然而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却迟迟等不来新主人。
  最后,经过一轮又一轮家庭会议,出于责任考虑,长女决定出面担当新掌门人。“这个过程很痛苦,她跟我深聊过,因为目睹了我当年创业经历的艰辛,尤其是国内这种商业环境下,对掌门人考验堪称残酷。”这位老板说,静下来细思后,他非常理解女儿的感受,这并不是畏难推托,而是国内商业环境和国外差别太大,同样是做企业你必须比国外付出两倍、三倍甚至是十倍的精力。
  “她在欧洲待了很多年,国外法律体系和政府监管非常健全,对于食品企业来说,只要你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经营,做企业可以说非常轻松。而且国外信用体系非常发达,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很好的遏制,依托信用进行惩戒和调节市场成为常态。”这位老总说,这些在国内就千差万别了,比如你生产优质的产品,但市场并不认可,同行们低价竞争一浪高过一浪,最后逼得你降低品质甚至以次充好。“我们当然有能力做出好产品,但毕竟企业首先还要生存、要挣钱,所以时间长了这种矛盾就让人纠结。”
  虽然接班人勉强选定,但磨合融合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已把女儿扶上位的这位老板已身在国外。“女儿最近老向我抱怨,说各类应酬接待太多,尤其是政府一些部门,作为掌门人她却之不恭,但工作的8小时之外占据了她太多精力,难免心力交瘁。”老板说,如今他也比以往更关注国内最新的改革动态。作为经历了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他来说,当前国内市场经济存在哪些症结,民企生存环境该如何改善,他心里是门清儿。看着自己费尽气力扶上位的接班人,他也比以往更期望子女掌舵的企业能有一个更健康完善的商业生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