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编制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确定九处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
本报记者程凌润
2015年06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莱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莱芜市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确定了2015年全市9处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涉及岩溶塌陷、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据了解,加快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进度,力争2015年12月底前完成搬迁避让的主体工作。
A 莱芜确定9处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
  该方案介绍了莱芜的主要地质灾害分布情况,莱芜市地质灾害以岩溶塌陷、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为主,其中,岩溶塌陷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第四系土层下隐伏的灰岩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分布在南部、东部及背部山区。
  依据莱芜市1:50000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结合正在实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治理工作,确定2015年全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9处,灾害类型涉及岩溶塌陷、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
  其中,岩溶塌陷包括莱城区方下镇耿公清村至张家洼办事处孟公清村一带岩溶塌陷区、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孟家庄至大曹村一带岩溶塌陷区、莱城区寨里镇后枯河村至雪野旅游区大王庄镇孤山村一带岩溶塌陷区、莱城区牛泉镇西泉河村一带岩溶塌陷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包括雪野旅游区茶业口镇船厂村至雪野镇东栾宫村一带泥(渣)石流、崩塌灾害区,雪野旅游区大王庄镇西北部泥石流、滑坡、崩塌灾害易发生区,钢城区辛庄镇鹏山岩体滑坡(岩溶塌陷)区,莱城区和庄镇上佛羊村崩塌灾害易发区,钢城区辛庄镇团圆坡村崩塌地质灾害易发区。
B 牛泉镇一塌陷区出现90余处岩溶塌陷坑
  据介绍,莱城区方下镇耿公清村至张家洼办事处孟公清村一带岩溶塌陷区位于方下镇东北部和张家洼街道办事处西南部。自1995年发生岩溶塌陷以来,先后造成房屋板裂及倒塌近千间,累计出现岩溶塌陷坑50余处,造成经济损失460余万元,其影响范围涉及耿公清、张公清、孟公清3个村。
  近几年随着工农业发展,地下水抽取量不断增加,水位下降幅度较大,莱城区寨里镇后枯河村至雪野旅游区大王庄镇孤山村一带发生岩溶塌陷。该塌陷区主要位于东上崮——下崮——枯河——郗渔池村一带,影响面积约15.23平方公里,涉及大王庄镇孤山村、寨里镇后枯河村等17个村。2014年汛期,后枯河村农田内发生塌坑2处,今年3月份又发生塌坑1个。
  该区域位于牛泉镇东北部的莱城区牛泉镇西泉河村一带岩溶塌陷区,自1994年发生塌陷以来,几乎每年都有发生。截至目前,该区域已累计出现岩溶塌陷坑90余处,造成经济损失320余万元。该塌陷区影响面积3.46平方公里,涉及西泉河、东泉河、侯家沟3个村。
C 牛泉镇一塌陷区出现90余处岩溶塌陷坑
  据介绍,莱城区方下镇耿公清村至张家洼办事处孟公清村一带岩溶塌陷区位于方下镇东北部和张家洼街道办事处西南部。自1995年发生岩溶塌陷以来,先后造成房屋板裂及倒塌近千间,累计出现岩溶塌陷坑50余处,造成经济损失460余万元,其影响范围涉及耿公清、张公清、孟公清3个村。
  近几年随着工农业发展,地下水抽取量不断增加,水位下降幅度较大,莱城区寨里镇后枯河村至雪野旅游区大王庄镇孤山村一带发生岩溶塌陷。该塌陷区主要位于东上崮——下崮——枯河——郗渔池村一带,影响面积约15.23平方公里,涉及大王庄镇孤山村、寨里镇后枯河村等17个村。2014年汛期,后枯河村农田内发生塌坑2处,今年3月份又发生塌坑1个。
  该区域位于牛泉镇东北部的莱城区牛泉镇西泉河村一带岩溶塌陷区,自1994年发生塌陷以来,几乎每年都有发生。截至目前,该区域已累计出现岩溶塌陷坑90余处,造成经济损失320余万元。该塌陷区影响面积3.46平方公里,涉及西泉河、东泉河、侯家沟3个村。
D 建立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昼夜专人值班制度
  据介绍,莱芜市汛期是6月份到9月份,由于该时段内降雨集中,岩土体裂缝多次被冲刷润滑,易形成崩塌、滑坡、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冲沟内松散岩土体饱和后,在洪水的冲刷推动下,易形成泥石流地质灾害。因此,汛期是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
  莱芜市要求各区政府(管委会)、各镇政府(街道办)的主要负责人为地质灾害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对地质灾害防治各项事务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切实把各项工作摆到重要突出位置来抓,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机制。
  同时,各区政府(管委会)要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中小学校校舍区、旅游景区、山前峡谷居民点、矿山等重点区域和各地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工作,对方案中明确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强化监测手段,落实好预警措施。并根据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严密、科学的应急工作流程,加强必要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用品储备,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有关各方协调联动和应急处置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莱芜市要求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建立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昼夜专人值班制度,公布值班电话,保持24小时通讯通畅,确保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信息及时上报,上级工作要求及时下达。莱芜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24小时值班电话6177637、6177601。
E 全力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工作
  该方案要求加快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进度。各区政府(管委会)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确保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按期完成并取得实效。
  据介绍,莱芜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涵盖莱城区寨里镇大渔池村、方下镇耿公清和张公清村、牛泉镇西泉河村,钢城区辛庄镇百咀红村、雪野旅游区大王庄镇孤山和下崮村等3区5镇7村。莱城区和钢城区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搬迁避让,力争2015年12月底前完成搬迁避让的主体工作。
  同时,要着力抓好正在实施的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莱芜市财政出资的茶业口曼里、辛庄石湾子等2个项目均完成了主体工程施工,雪野旅游区、钢城区要强化档案资料整理,于2015年6月底前完成验收工作。
  此外,莱芜将积极开展地质环境监测规划和平台建设。按照《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要求,莱芜市国土资源局要组织开展好全市地质环境监测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健全涵盖地灾监控、水文监测和矿山环境监测三大方面的监测网络平台,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夯实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