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患病的婆婆当亲妈伺候
好儿媳魏建玉:为晚辈做榜样,这是孝道的传承
2015年06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婆婆为儿媳获得“好媳妇”称号而高兴。
   文/片 本报记者 张帅     通讯员 马光仁        
  归德镇前平村55岁的农家妇女魏建玉,16年来无微不至地照顾患病婆婆,倾其所有为老人寻医治病。“我上有86岁的婆婆,照顾老人本是应该的,我下有儿媳妇,一言一行要为年轻人做好样子。”在魏建玉看来,她如今怎样照顾婆婆,将来儿媳就会怎样照顾她,这就是孝道的传承。 

■16年来,带着婆婆四处求医问药
  1984年,魏建玉嫁给了前平村的程怀亮。结婚的时候,公公刚刚去世,那时家里条件很困难。程怀亮会木工活,魏建玉给丈夫打打下手,做好家具之后,夫妻俩拉着地排车到集市上去卖,赚点钱养家糊口。其间虽然没少吃苦,但一家人和和睦睦的,也算知足。
  公公去世后,魏建玉将婆婆当亲妈侍候,街坊邻居都有口皆碑。“婆婆年轻时没少下了力,没少吃过苦,现在年龄大了,就得多让她享享清福,平时多注意老人的生活,多嘘寒问暖,想尽办法让她舒心。”魏建玉说。
  1999年秋,婆婆突发脑血栓,在省立医院住了7天,接着又转到县医院治疗,住院期间,魏建玉一直侍候在婆婆床前。“当时家里的钱都花没了,我就去借,借了亲戚,借朋友,借了朋友,借街坊,一千两千不嫌多,一百二百不嫌少。”魏建玉说,她当时只有一个心愿,就是给婆婆用最好的药,找最好的大夫,把老人的病治好。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婆婆患病期间,魏建玉一如既往地照顾老人,从未说过一声苦,更没有半点怨言。为了给婆婆治病,只要听说哪里有好医院或者好大夫,对这个病治疗有效,魏建玉就立马带着老人求医问药。“有次听外村的人说,肥城一家医院的针灸挺管用,她就租车拉着俺娘到肥城,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后来俺娘头疼,她又打听到聊城一家医院,就又带着俺娘去聊城看病。”说起这些年媳妇的付出,程怀亮心里有说不尽的感激。

■带了个好头,儿子儿媳都很孝顺
  “这些年为了给老人看病,花的钱少说也有十万八万了。”但魏建玉和丈夫并不在乎这些,“有钱就得治,没钱借钱也得治,不能眼睁睁看着老人家难受。”在魏建玉的精心照顾下,如今婆婆的病情大有好转,已经能生活自理了。
  在婆婆患病的16年里,魏建玉没回娘家吃过一顿饭,逢年过节也都是下午去,呆上一会儿接着回来。“俺娘也80多岁了,当女儿的没尽到孝心,总觉得对不住亲娘,但婆婆身边离不开人照顾,我也没办法啊。”对于魏建玉的自责,老人十分理解,“你把婆婆照顾好就可以了,你也是当奶奶的人了,要多注意身体,不用太挂念我了”。
  魏建玉生活中的言行给家里的晚辈做出了榜样。儿子上班挣的第一个月工资,就给奶奶买回来各种营养品。儿媳平时也抢着照顾奶奶,给老人端尿盆、叠被子、脱衣服,就连两岁的小孙子也将好吃的东西往老奶奶嘴里填。“看到一家人和和睦睦的样子,我心里感到特别幸福。”魏建玉说。
  魏建玉夫妻俩平时与人为善,经常帮助家庭困难的街坊邻居。丈夫程怀亮在帮邻居盖房时,从屋顶上掉下来摔断了腿,自己花钱治病。邻居过意不去,执意送钱,魏建玉就是不要,“街坊邻居的,家里盖房本来钱就够紧巴的了,哪还有闲钱,这钱不能要。”魏建玉总觉得,对人要忠厚,要有一副好心肠。
孝子故里孝道人 请您推荐“身边孝子”
  人杰地灵的长清是孝子故里,郭巨埋儿的故事起源于这里。这个二十四孝故事之一虽然孝得有违人伦,但中华民族崇尚孝道、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是凝结成儒家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主体,从来没有被抛弃过。孝与忠一起构成中国千百年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两大精神根基。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更离不开忠孝两字。孝是对老人和长者的尊敬,忠是对事业和信仰的坚守。离开忠孝,我们的文明便堕入虚无,一切皆无从谈起。
  弘扬孝道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渠道,是媒体的责任担当。孝子故里不乏孝亲人物,在采访中,许多长清孝子给了我们难得的感动。这些草根人物生活得平凡普通,却演绎出了人性的光辉和人格的伟大。在长清区自来水服务中心和长清饮用水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推出这一系列报道,向这些孝亲人物致敬,为他们喝彩,同时希望读者关注身边的平凡,挖掘和发现更多的孝亲人物。
  如果您身边也有令人感动的孝亲人物,请告诉我们。我们栏目记者的电话是18354167086,办公电话是15706411177。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