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作坊”豆腐石膏超标近一倍
记者探访产、销、用三环节,查“黑豆腐”来龙去脉
2015年06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豆腐摆在餐盘上挺白净,但它的生产、销售场所到底怎么样呢?近日,为进一步整顿规范豆腐加工生产,记者跟随章丘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执法人员,对章丘的豆腐批发市场进行了集中检查。记者发现,部分豆腐加工作坊蚊蝇乱飞,生产环境堪忧。对此,食药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整改,并进一步立案侦查。

  本报记者 王帅     

销售:豆腐“裸放”货架,苍蝇来回飞舞
  在章丘市明水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执法人员来到了一家豆制品批发店面。只见空间狭小的门店货架上,两块豆腐直接放置在上面,既没有干净板块垫放,也没有布巾遮盖,引得苍蝇来回飞舞停留,也不见店主驱赶处理。
  “你这豆腐多少钱一斤?是自己家出的豆腐,还是从别处进来的?”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女老板显得有点拘束。据了解,女老板一家为湖北人,豆腐均为自家豆腐坊生产,位于东琅沟村内,产出的豆制品多销往大小饭店或其他转销者,价格比其他零售豆腐便宜近三分之一。

生产:桶壁布满污垢,环境脏乱不堪
  在该女老板家生产豆腐的院子,记者看到,整个豆腐加工场地分成两部分,到处堆放着布满污垢的大缸、塑料桶,地上污水横流,在一处墙角的大缸里盛满了水,水面漂浮着泛污的泡沫,旁边的铁盆中放着混杂西瓜皮的黄豆。而在一间简易棚内搭着一个灶台,上面放着一口炸豆制品的大锅,里面冷置的油还泛着沫,蚊蝇飞舞更是司空见惯。
  该豆腐作坊的原料仓库,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屋内堆放着各类生活杂物,以及用于点豆腐使用的石膏。而按照10公斤黄豆允许使用0.2公斤的石膏来衡量,该作坊25斤黄豆添加了8两石膏,超标将近一倍。
食用:从农贸市场购进,不清楚生产状况
  生产环境脏乱差,如此生产出来的豆腐实在让人心惊。据该豆腐作坊老板称,每天仅豆皮的生产销售量就在100斤以上,因为价格便宜,大部分豆制品被饭店、食堂等批量买走。
  据了解,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中,对食品生产过程的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运输,以及生产的场所、设施、人员都有明确要求与管理准则。而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部分豆腐作坊生产环境不符合相关规定,从业人员无健康合格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生产出的产品污秽不洁。对此,食药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通过整治、处罚手段来约束经营者,同时,也提醒餐饮服务单位在采购时,下工夫实地考察对方生产情况,社会、部门合力消除“黑作坊”滋生的乱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