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诗人”田爱珍又要出诗集了
但是出书费让她很为难,有愿意赞助的么
2015年07月03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田爱珍(资料片)
本报记者 董从哲
一个不想当小贩的业余记者成不了好诗人,这句本来无厘头的话在济南长清的田爱珍身上获得了完美的逻辑性。十余年街头卖酱油醋的一个货郎小贩,游走在街巷坊间的经历,加上业余记者、新闻通讯员的功底,让她写了不少诗。十五年前,她出版第一本《爱珍诗集》,现在,她要出第二本了,可是出版社要的出版费难住了这个每月收入只有1650元钱退休金的“小贩诗人”。
卖货时随身装小本 捕捉灵感火花
曾几何时,长清的大街小巷,伴随着锣声和吆喝,这位爱写东西的中年妇女,骑着一辆满载酱油醋的三轮车挣点小钱。她卖货的车筐里放着诗集、诗刊,口袋里经常装着一个小本,让她可以随时记录一闪而现灵感火花……货郎小贩本来与诗歌不容易搭接,但田爱珍却立志成为一名草根诗人。出版第一本诗集后,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她有了“货郎”诗人的名号。这位困境中一直顽强地诗意栖居的下岗女工、小商贩,当年赢得了很多文学青年、小学生的心,至今她还珍藏着当年许多孩子的来信。
田爱珍1957年生于长清归德镇一个农村家庭。求学之际赶上“文革”,她高中毕业后就回乡务农了,务农期间,她爱读书,爱写作。她买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雪莱诗集》等等,书籍让她走进五彩缤纷的精神世界。一边做农活,孵化小鸡,一边阅读,沉浸在文字的世界……
她拿起笔是从1976年开始的,当时她做了一名业余通讯报道员,在乡镇里为县(当时长清区为长清县)上的广播站、省市的报纸写新闻报道,做起了业余记者。9年间,她采写的多篇报道见诸于《大众日报》《济南日报》等报刊。
是位才女 也是个热心公益的人
1986年起,她又萌发了写诗的念头。她的第一首诗是关于母亲的。五月的一天,她望着母亲遗留下的一架棉纺车,灵感迸发,写出二十多行长短不齐的句子,她兴奋地读给丈夫听。丈夫虽然不懂诗,但他知道这是妻子生活中迸发出的真情实感。在丈夫的鼓励下,田爱珍踏上了写诗的路。
1991年,农转非后的田爱珍进了花岗石厂工作,并把家搬进县城。由于效益不好,上班不到半年又下了岗。为了生计,田爱珍买来一辆三轮车,从酱菜厂批发来酱油醋和酱菜,做起了走街串巷的小贩。卖酱油醋没有丰厚的收入,但她却有丰富的精神收获,一有空,她便坐下来,读诗,写诗。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她还是一位热心公益的人。汶川大地震期间,她推着车,在水鸣街吆喝,发动社会各界捐款;发现精神疾病家庭的惨状,她主动联系记者,救助在狗窝里爬着生活的“狗孩”;那位带着前夫改嫁,悉心照顾病残前夫的长清奇女子,她得知后第一个联系媒体报道,弘扬社会正能量;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捐款;向农村敬老院献爱心。
酝酿第二本诗集,可出版费让她犯愁
《望夫树》、《流血的自白》、《人堤》、《风车》一首首感人的诗篇,在街巷里酝酿着。2000年6月15日,田爱珍收到出版社寄来的散发着油墨香味的《爱珍诗集》,她激动地哭了,十几年的耕耘终于有了收获!
五年前,田爱珍已经不再做小贩,但诗歌她却从未放弃。她说她已整理好新作近百首,想出第二本……可是一打听,出版一本诗集,现在要交3万元左右的出版费,这让她很为难。田爱珍告诉记者,她的积蓄不多,又供养了两个女儿读完大学,现在每个月仅仅1650元的退休金,根本拿不出这些钱来。
“上次出版诗集花了8000多元,就是社会上的好心人赞助支持的,3万元现在一点着落也没有。”她希望找到能捐助她出版诗集的爱心企业家或社会人士,帮她圆这个梦。有意赞助支持她的读者朋友,可以通过本报电话0531-66583878联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