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成“股神”,监管难堪否
2015年07月09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现在,很多股民不禁要问,为什么虽有三令五申,政府部门依然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监管层对这些问题是没有看到,还是视而不见。股市震荡如此,正是各种问题水落石出的时候。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股市连日大跌,很多股民的资产急剧缩水,即便是被誉为“娱乐界女巴菲特”的赵薇,也损失40亿元之巨。此时一则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南充市财政局在本轮大跌之前减持套现两亿多元,堪称真正的“逃顶高手”。单看账面,财政局确实理财有方,但是这种收入是不是取之有道,舆论普遍持怀疑的态度。
财政局成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首先有违反中央规定的嫌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文件要求党政机关以及隶属机关编制序列的事业单位,一律不准经商、办企业。当然,南充市财政局成为上市公司股东也许有其历史原因,在证券市场初兴时曾出现过这类现象。但是不久中央就有明确要求,各级党政机关都要同所办的经济实体和直接管理的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脱钩。现在对国有资产合乎规范的监管,普遍采用控股公司的方式介入其中。尽管有些公司依然很像权力的“白手套”,但是在形式上总还是合规的,而南充市财政局直接挂名股东,就是毫不避讳地把权力之手伸进了市场经营。
炒股拼的主要是信息和资金,与大股东财政局相比,那些散户们哪里有优势可言?财政局能在大跌之前成功逃顶,那些深度套牢的股民会怎么想,不言而喻。尽管目前还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其中有什么内幕,但是财政局在获利的同时也损失了不小的公信。即使财政局这次在股市并无盈利,他们在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也足以让股民胆战心寒。
因为一次漂亮的逃顶,南充市财政局成为舆论焦点,这也许只是冰山一角。现在,很多股民不禁要问,为什么虽有三令五申,政府部门依然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监管层对这些问题是没有看到,还是视而不见。股市震荡如此,正是各种问题水落石出的时候。在本轮大跌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阴谋论”的解释,社交媒体上也有各种“为国护盘”的呼吁。如今回头再看数据汇总,恶意做空的主力并不在境外。对市场的异动,监管层本应及早发现,及早介入,但是最初做出“正常调整”的判断显然缺乏应有的风险预判,所以直到股指狂泻之后才做出了严查跨市场操纵的回应。南充市财政局当了这么多年的股东,也从一个侧面暴露了监管的迟钝。
现在救市正处于关键时期,很多人都期望用“真金白银”迅速拉升股指,但从长期来看,一个监管敏锐而有效的股市更能提振股民信心。只有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将来的股市才有可能避免从“疯牛”到“疯熊”的变脸。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