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论 
2015年07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开放得有章可循
  @徐可顺:学校资源对外开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会面临许多绕不过去的现实问题。比如,学校的健身器材等体育设施,什么时间对外开放?谁从事日常维护?他们额外劳动的待遇如何保障?从事锻炼的人员出现意外怎么办?这些都需要提前考量设计好,只有程序上演绎顺畅了,制度上有章可循了,开放才会更安全有效。
有些场所不适合开放
  @崔屹:闲置的教室、体育场馆这些资源假期学生利用率极低,向社会有偿开放也便于管理,应是开放的首选。像大学生物类、化学类实验室,因其设备的精密、昂贵性和学术专业性,使用不当容易带来伤害或损失,就不易开放;在校学生宿舍里都是私人物资,不太适合开放。
重点是管好“钱”
  @王乐良:若出租场地、宿舍、图书馆等,租金怎么收,收多少,交给谁,谁来监督经营,这些都是很复杂的事。如果收费,就应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来负责监管,并且明码标价,及时公布收支情况,以便监督。
可先进行试点
  @孙金英:学校资源有偿对外开放,实践起来可能问题多多,学校资源外借是否可行,最好在某些学校先行试点,看能否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取得相应的社会效益。如果可行再扩大范围,而不宜盲目试行,以免影响到学校的开学和正常教学秩序。
引入第三方进行管理
  @雪樱:在运营与管理方面,可引入社会中介机构或管理公司,由他们负责开放后的管理工作和日常维护,以做到规范化服务。暑假开放学校资源,这是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的体现。其实在国外一些大学,无论是假期还是平时,学校资源设施都免费面向社会开放,学生们能够自由出入,已经成为常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