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宝、观音像,市民大开眼界
“点匠·烟台”公益鉴宝活动成功举行,200多位市民冒雨前来鉴宝
2015年07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晚清时期的金元宝。
  晚清时期的十一面铜质观音像。
  持宝人带来了清代的玩具车。
   鉴宝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钟建军 摄
  本报7月12日讯(记者 王永军 实习生 张萌 张鹏会) 12日,由齐鲁晚报《今日烟台》承办的红星美凯龙“点匠·烟台”公益鉴宝活动成功举行,200多位市民冒雨前来,众多宝贝也获得专家肯定。其中一位市民带来的11面观音更是成为本次鉴宝活动的“宝王”。 
  12日下午,虽然风雨交加,但是丝毫阻挡不住烟台市民鉴宝的热情。200多位市民冒雨来到红星美凯龙建材商场,参加本报承办的公益鉴宝活动。 
  “我们是从蓬莱赶过来的。”市民蔡女士说,她听说这次公益鉴宝活动后,专程和儿子一家从蓬莱赶来。她们所带来的虎皮三彩罐和水仙盘也获得了鉴宝专家李笑涛的肯定。 
  李笑涛介绍,这对虎皮三彩罐是民国时期的东西,已经有百年历史,当时主要被用作储糖罐,看起来造型十分优美。
  “这座11面观音像是今天活动当之无愧的宝王。”三位鉴宝专家异口同声所称道的这个宝物是市民宋女士带来的一座铜观音。说起这座观音像,还是她几十年前在青海工作时,一位朋友的赠品。在手头珍藏了这么多年,她这次就想让专家给鉴定一下,没想到这个宝贝这么珍贵,现场惹得专家叫好。据专家估算,这座观音像价值几十万元。 
  市民丛先生这次带来了一个金锭,也就是俗称的金元宝。专家刘春阳介绍,这个金元宝是晚清时期的东西,当时市面上流通的金元宝就这么大,古代称1两,重31克左右,也是个不错的宝贝。 
  活动现场,市民王先生带来的等子秤和象牙钟馗也获得专家点赞。3个小时的时间里,3位专家一共为200多位市民现场鉴宝。  “收藏一定要有所研究,看好再下手。”在这次鉴宝活动中,不少市民带来的宝贝其实就是一个工艺品。三位专家还分别针对玉器、瓷器、家具、杂项,进行了简单的专题讲座,对收藏界行情进行了分析。 
花絮
几千年前的彩陶罐也来到现场
  市民宋先生这次带来了一个彩陶罐,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这个罐子就一直跟随着他。但是对于罐子的历史和价值,他一直不是很清楚,这次就专门过来请专家给鉴定下。 
  专家李笑涛说,这个彩陶罐还真不简单,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从宋先生的收藏来源来看,应该是出自西北的马家窑,颇有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除了这个陶罐,市民徐先生也带来了一个陶罐。经专家鉴定,这个陶罐是西汉时期的东西,也有2000多年历史了,当时是用作储水的容器。听了专家的讲解和介绍之后,陶罐主人十分高兴。
8件瓷器贯穿清朝到解放前 
  这次活动现场,市民阮女士一共带来了8件瓷器。这些瓷器主要都是瓷碟、瓷碗。据阮女士介绍,这些都是家里人传下来的东西。 
  “这些东西还都是真品。”李笑涛说,这些东西有晚清的,有民国的,还有抗日时期的瓷器。这些瓷器当时主要是日用品,所以就一直保存流传了下来。收藏人说,其中的一个瓷盘就是奶奶吃饺子用的。 
  “这是民国时期的一个火锅。”市民谢先生带来的一件瓷器是火锅,不过可惜只有上半部分,下面的缺失了。专家对此十分惋惜,如果保存完整,这个东西价值会高很多。
本报记者 王永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