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当铺卖鸦片,强征“救国捐”
这不是日本人干的,而是韩复榘南逃前做的奇葩事
2015年07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现在的牛推官庄已经开始拆迁。
  牛推官庄一牛姓老人讲述抗战时期他见到的“兵工厂”。
     韩复榘放弃济南大约只有半年时间,整个齐鲁大地便陷入日本人的统治之下。大兵压境前,韩复榘实行的“焦土抗战”,到头来却被人们认定为“只焦土,无抗战”,以至于几十年后这里的人们再提及此人,依然难以释怀。而全省首府陷落前的“被劫掠”,不仅摧残了此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山东经济,也成为战时山东难以平复的一道伤疤。更重要的是,济南的沦陷,拉开了整个山东沦陷的大幕。

文/片 本报记者 刘志浩 张泰来                         
1 当铺1000多件皮大衣被分给手枪旅官佐
  山东沦陷,从济南始。济南沦陷,始于主官韩复榘弃城而走。1937年12月24日,日军大兵压境,济南城一片混乱。当晚8时左右,城西门悄然驶出一辆流线型豪华防弹车,绕商埠直接奔向埠西南白马山车站。到了白马山,车内下来一人,神情悲戚地回头望了望,便钻入事先准备好的钢甲车,向泰安方向而去。
  这个人就是时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副司令的韩复榘,在主鲁8年后,他最终还是要离开了。“凭良心讲,韩复榘为山东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出了力,但他最后的撤退,却是毫不负责。”6月30日下午,民国时期济南赫赫有名的“东元盛”染坊的第三代后人、81岁的张盛昆说,即便到了1937年12月26日那天夜里,掌管家族企业的那些“大人们”,也没有一个人知道,第二天济南城头的旗子就要换了。
  韩的“不负责任”不只表现在对济南的放弃。据当时济南的知名士绅、当铺“裕鲁当”董事长辛铸九回忆,韩在临走前烧毁了大批建筑,包括当时济南最大的官办当铺裕鲁当。
  这家设于1932年,本为对抗洋当铺,方便市民典当物品的典当行,曾为济南繁荣发挥过不小作用。辛铸九在回忆文章中说,当时他曾和当铺的监督赵新儒等,向韩据理力争,认为当品是私人的,最好让当户无息回赎,以减轻市民和商户的损失。但是,外敌当前,有名无实的“无息回赎”政策只执行了两周左右时间,赎出的当品不到五分之一。随后,韩复榘让手枪旅将当铺内1000多件皮大衣分给该旅官佐,并以防备土匪抢劫为名,令手枪旅在当内保护,但士兵却将里面高档物品瓜分,偌大一个当铺,很快就被扫荡一空。
  “韩复榘要焚烧裕鲁当铺,实际是他的秘书长张绍堂、军法处长魏汉章等想把珍贵当品带走,借焚烧掩盖他的罪行。”辛铸九说。据记载,大多数济南市民无法赎回自己的东西,很多人甚至自杀。

2 小麦、面粉抢了10万包,四大银行损失重
  “焦土抗战”被认为是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为了延缓日军进攻,要求各地“放火烧掉任何可资敌用的财物、设备和房屋,达到以空间换时间”目的的一种策略。
  但在济南,所谓的“焦土抗战”却变成了“只焦土,不抗战”。根据山东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复榘传》一书作者吕伟俊教授的研究,其实在韩撤离前3天,即1937年12月21日,济南市便遭到了大肆劫掠。
  “韩复榘的士兵像疯了一样,连抢了三天。”吕伟俊在书中记载,当时韩复榘没收了日本洋行的财产后,又派兵将其中的一切财产抢光,同时还下令军队对济南的洋行、工厂、仓库等进行公开劫掠。
  当时的济南利民染厂负责人后来曾在《济南工商史料》上回忆,抗战爆发后,企业负责人觉得许多物资放在厂里不安全,便决定将大部分物资存到交通银行仓库,“本以为能够避免被日本人劫掠,没想到最后却被‘自己人’抢劫一空”。韩复榘军队撤出济南时,派兵纵火焚烧了交通银行仓库,物资损失一空,利民染厂所存物资损失殆尽,损失数额40余万元。
  韩复榘还强行派发鸦片。“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济南前夕,我们就估计到泰康企业将有一场严重的灾难。”于是便打算适当收缩,让一部分青壮年职工离店还乡,留下一部分人应付临时局面。即便如此,济南沦陷前,泰康公司还是收到了韩复榘硬性摊派的大烟土600多两,交了5000余元的“摊派费”。当时济南泰康公司的老经理人孙信人回忆,沦陷前后的这些打击,曾让这家有着20多年食品经营历史,产品畅销国内外的大公司元气大伤。韩复榘的“焦土抗战”,造成当时济南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上海银行和大陆银行四大行被抢去270余万元,加上间接损失,共有600余万元,被抢物资,仅小麦、面粉一项即达10万包,成丰、宝丰两面粉厂有20多辆汽车被抢。
  韩在撤退前一天,又令孙桐萱派兵将省政府及其各厅处、高等法院、兵工厂、裕鲁当等处建筑物一起焚烧。据记载,当时韩的士兵“俨然土匪,趁火打劫,逢人便抢,见物就拿”。济南全城惨不忍睹。

3 行动前强令各县交十到二十万救国捐
  “韩复榘在撤退前的抢掠焚烧,致命地摧残了山东尤其是济南的工商业,使之濒于崩溃境地。韩复榘此举,赤裸裸地暴露了他的军阀本性,也暴露了他此前所谓‘建设山东’、‘变齐变鲁’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吕伟俊说。
  事实上,主鲁8年间,为了振兴山东的民族工商业,韩复榘还是下了一些工夫的,但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他想把山东变成自己“独立王国”的前提之下。把苦心经营了8年的山东交给日本人,韩复榘难以忍受,但面对日本人的咄咄进攻,韩却显得优柔寡断。1937年10月13日,在靠着一辆破摩托,从处于激战中的“济南北大门”济阳城侥幸逃脱“沙场殉职”命运的韩复榘,惊魂甫定。实际上,当天早上传回省政府韩家的还是一纸“生死存亡,难以预卜”的韩复榘亲笔绝命书,到了晚上,从省府传出的,却是另一道不容违抗的军令:收拾行李,准备搬家!
  随后的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首先行动的是政府公务人员,紧接着老师、学生也被告知要随大队南迁。人员行动的同时,物资也开始倒手:各县被强令交纳十到二十万的救国捐,完不成任务的县长要被追责,济南日本侨民的资产,也在不长时间内,被逐渐“充公”。
  在民族大义和个人私利面前,韩复榘最终还是做出了那个时代旧军阀的“不二之选”:只要手里有枪有人,就不愁东山再起。1937年12月27日,济南告陷。济南沦陷后不到半年,山东各主要城市基本落入日军手中。山东的抗战,从此不得不走上了一条以国共两党的敌后抗战为主的道路。

  参考资料:《山东工商文史资料》、《济南市志资料》、吕俊伟:《韩复榘》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