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阎王殿新华院集中营
一个除夕夜冻死60多人
2015年07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新华院”位于济南市官扎营(现济南幼儿师范学校校址),是一座典型的法西斯集中营,防卫森严,当地群众称之为“阎王殿”。
  “新华院”常年关押着2000至3000名战俘和被捕判刑者,很多人被派到外地或者日本充当劳工。据当事人回忆,1943年夏一次送往日本广岛的劳工就有400至500人;1944年6月送去日本500人,9月送去日本北海道1000余人;1945年2月又送往日本长崎600多人。
  “新华院”之所以能得到阎王殿的称号,还是由于日军在其中所施的暴行。例如其中的病号房实际上是停尸房。生了病或被关进了病号房,就等于被判了死刑。病人死后用车拉至无影山一带埋掉或扔掉,常常每天拉2至3车,每车装死尸6具,严冬时每天拉5至6车(多半是冻饿而死)。抛尸的地方,日积月累,尸骨成堆,人称“万人坑”。所以,当时流行这样的话:“新华院——阎王殿,病号房——鬼门关,抛尸处——万人坑。”
  即使活在“新华院”中,被关押者也没有任何人身保障。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跑步、点名,还要从事十几个小时的繁重劳动。他们穿的衣服都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破衣脏裤,并且从来得不到鞋子,很多人常年赤脚干活。1945年的农历除夕之夜,大雪纷飞,仅当夜就冻死60多人。
  平时“表现不好”的人,轻者被强行剥光衣服爬烟囱、头顶石头转圈;重者则被狼狗“碎身抛骨”,甚至更有被扒皮、挖眼、活埋的。“新华院”设有里外两重由日军看守的警戒线,并架有电网。外逃的不是被电死,就是被打死,被抓回来的和被觉察图谋出逃的则当众处死,以儆效尤。曾有两名战俘试图逃亡被捕,日军将两人捆绑后,当众对其连刺十余刀,场面极其血腥。
  抗战胜利后,审讯战犯时,战犯交代出以下几种主要杀人方法:消耗杀死法(饿累致死)、枪杀犬噬法、禁闭置死法、寓杀于医法、强迫自杀法等。据不完全统计,“新华院”前后共关押过3万余人,其中被折磨致死者有1.7万余人,送往日本等地充当苦力者有1万余人。  据《抗日战争时期山东重要历史事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