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高温补贴,你领到了吗
记者调查发现,鲜有单位能足额发放,很多单位一个子儿没有
2015年07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标准老,约束轻,监管跟不上,在不少单位,高温补贴早已成了摆设。记者走访各行各业发现,没落实、不按标准落实高温补贴的还真不在少数,而一些劳动者对这点钱也懒得追究。专家指出,避免高温补贴蒸发,需法规保障,并对标准适时作出调整。
本报见习记者 王小蒙 时培磊     
现状 有的工作多年,都没听说过这笔钱
  目前,高温补贴按不同作业有两种发放标准,一类是非高温工作者,一类是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的人员。走访发现,非高温工作者高温补贴几乎都没有发放到位。
  邵女士在一家证券行业的事业单位工作,全部工作都在室内完成,按照在岗职工高温补贴发放标准,邵女士每个月能拿到80元的补贴,而邵女士告诉记者,“我工作三年了,至今没有听说单位发过高温补贴。”
  在许多事业单位,像邵女士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其中不乏一些省直单位。不少机关单位,即使发放也不足额。有些劳动者从属于私企,如送水工、外卖人员,企业从来就没有发放过高温补贴。
  陈先生在一家勘察设计单位工作,他告诉记者,一到夏天单位就会准备不少和其正和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饮品、药品,供员工取用,而高温补贴却不了了之。据悉,目前有不少单位以发放茶叶、绿豆、清凉油的方式让员工消暑,而不会选择直接给予补贴。
  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中,也有不少单位没有落实补贴。在泺源大街的一处工地上,几位工人均表示,“来这儿干活还没有收到过高温补贴,也不清楚找谁去问。”
  不少环卫工表示一月可以领到100元的高温补贴,从6月领到9月,另外还会发放洗衣粉、绿豆、毛巾等降温八大件。不过环卫工作为典型的户外高温工作者,领到的补贴明显低于标准要求。

原因 不发补贴习以为常,觉得没必要争这小钱
  在一些特殊行业,由于工资发放与高温补贴不同步、夏季的工作不连贯等原因,单位长年不发放高温补贴,很少有员工去追究这笔账。
  按规定,高温补贴按月发放,在有些企业,则数月并发。“像我们在工地干活的,工钱都是按天发的,这个高温补贴找谁去领、谁来管我们不知道。”建筑工人老高无奈地说。老高在这处工地上仅干了半个来月,“这里挺乱的,有人来了好几个月,有人来了几天,发补贴应该挺费劲的。”
  在调查中,不少室内工作者,高温补贴不仅不被企业机关单位重视,就连员工自己也少有了解,相关规定成为被人忽略的一纸空文。
  记者了解到,山东省高温补贴仍沿用2006年标准执行,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80元。在按月发放的地区中,相比山西和江西每月240元的标准,山东省仅是两省的一半。

建议 高温补贴应入法,需量化实施细则 
  对于执行了九年的高温补贴发放标准,济南大学法学院教授袁曙光说:“工资物价九年翻了几番,标准却一直没调整,与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每月120元在国内都是比较低的。”
  袁教授认为,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更多毒害元素的出现,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高温补贴,应该根据实际发展需求适时作出调整。
  从权威性和约束力上来看,山东省的高温补贴标准以通知的形式下发,效力是比较低的,这也导致不少企业不按要求执行。“目前发放高温津贴执行的是2012年修订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作为部门规章在效力上受到极大限制。这就需要将之上升到更高的法律层面,比如可以考虑将高温津贴等高温劳动保护措施列入劳动法,将相关权利义务法律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