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平台我的家
本报见习记者邵芳通讯员刘铁周建付海龙
2015年07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德才班组成员合影。
  新胜利一号平台就位胜顺7井。
  新胜利一号平台全景。
  下班后,王德才和班组成员一起在活动室打台球。
  新胜利一号平台正在准备一开钻进。
  王德才正在检查固井设备。
     “在海上一干就是20天,兄弟们吃住工作在一起,几乎超过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谈及海上钻工的生活,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海洋钻井公司新胜利一号平台工程一班的司钻王德才这样说。从事海上钻井行业18年,来到新胜利一号钻井平台一年多,老王的徒弟大都成了生产骨干,他所在的工程一班,更是平台上最优秀的班组之一。
  都说司钻手下三条命——人员、设备、安全,每个岗位都来不得半点马虎。老王所在的工程一班,平均年龄28岁,最年轻的小伙儿才上班一年。“如今在这座油田最新的平台上,有不少钻工还很年轻,作为平台老职工,我们不仅要教好他们的业务,还要以身作则通过从严管理,增强整个班组的安全意识和效益意识。”王德才说。
  王德才清晰地记得,有一次外钳工小钟在清洁顶驱时没有系安全带,刚爬了一半就被班长严厉制止。“眼神冷得吓人,至今忘不了。”小钟说,班里的人几乎都被班长尅过。从严管理带来的是长久保持安全生产和质量效益。
  转眼间,新胜利一号平台投产已经一年多的时间,在这近400天的时间里,该平台累计施工22口井、进尺45279米。这个班从未发生过人身和设备伤害,因此被评为“安全标准化班组”。 
  钻井施工是个集体项目,施工效率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职工的操作水平和默契程度。司钻房内,司钻眼观六路时刻观察井台上的状况,操纵顶驱上下游动。遇到紧急情况,将会通过喇叭喊或者打手势的方式相互提醒;遇到复杂的施工难题,大伙也会一起分析一起解决。紧密协作成就了战斗力,海洋钻井公司对工程一班的评价是,“急难险重的任务,交给他们准没错。”
  这个班,先后获得“模范班组”、“五星班组”等荣誉称号。在提质增效方面,新胜利一号平台的利润率达到14.71%,生产业绩、盈利能力名列石化油服海上钻井平台前茅,是胜利油田海上首条实现当年投产、当年进尺最高的平台。
  紧张的工作外,工程一班的兄弟更像个大家庭。健身运动、学业务,平台生活也可以多姿多彩。每当有职工遇到烦心事时,夜色中的大海成为大家交心拉呱的好去处。大家说,“在大海深处,平台就是我的家,而班组的兄弟就是我最亲的家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