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行动捍卫“舌尖上的安全”
今年全市立案查处食药环违法犯罪案件6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人
2015年07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张锦程 周新建 记者 王茜茜) 近年来,市公安机关先后组织开展了“毒韭菜”、“毒虾酱”、“毒豆芽”、“病死猪”等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今年又开展了“利剑行动”,继续向食药环领域犯罪发起攻势。截至目前,全市共立案查处食药环违法犯罪案件6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人,有效净化了全市食药环安全环境。
  近日,市公安机关接到阳信县一古董商报警称,其购买的一批红酒可能是假酒。经侦查发现,该古董商购买的这批“红酒”并非个例,在滨州多地的企业、担保公司里都有同一批次的同品牌红酒。据查,这批红酒全部来自一名张姓商人,涉案金额达2000多万元。
  经过鉴定,涉案的红酒全部为假酒,涉嫌假冒某知名品牌商标。民警迅速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经审讯,其以每瓶500元的价格从济南某红酒经销商于某处购得,并高价进行了顶账处理。随后,民警连夜赶赴济南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在现场发现了同批次的假冒红酒,并成功抓获嫌疑人。避免了大量假冒名牌红酒流入市场、流向餐桌,维护了群众的餐桌安全和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 
  同时,以“利剑行动”为载体,市公安机关针对污染环境罪进行集中立案整治,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公安机关累计立案查处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8人,有力捍卫了“生态滨州”。
  为了加强食药环侦查基层基础建设,强化实战保障,提升队伍素质,今年年内重点分县局完成“快检技术室”建设,目前滨城分局已经建成了“快检技术室”,今年以来已经采集检测300多次,检测查处问题食品60多次,立案查处13起。
  针对精力不足的现状,市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工作新机制,推进食药环侦工作向派出所延伸,设立工作站,实现警务下沉、前移、外延。今年每个分县局都将在城区和重点区域建立至少2处基层工作站。目前滨城分局已在全区10个派出所全部建立起了工作站,开展食药环违法犯罪信息收集、检查清查、宣传教育等基础工作。
  按照“专业化经营、合成化攻坚”的模式,市公安系统推行多警种联动作战机制,并加强与工商、质检、农业、食药监、卫生、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的联合执法,初步形成了“大事牵动、整体协调、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今年3月份,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查支队被省环保厅、省公安厅授予公安联勤联动执法工作先进集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