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才能留得住乡愁
2015年07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九点
  □张九龙

  魏家庄、南岗子、历山顶街、宽厚所街……这些承载着岁月记忆的老街巷,如今已被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综合体所取代。五里沟、馆驿街、东舍坊、自由大街……这些老济南人世代居住的社区,如今已被一座座高层新居所替代。
  诚然,济南越来越洋气,济南人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可是当现代化的建设触角越伸越远时,那些带着老济南味道的街巷里弄却逐渐被蚕食。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也要留得住城市记忆。
  近年来,济南有些老街区也“保留”了下来。“保留”的套路无非是以街区原有的建筑没有保留价值为名,一拆了之,然后再用仿古建筑替代。这样一来,建筑的质量提高了,配套设施完善了,外表还是一副“老面孔”,对谁都算有个交代。
  这样“保留”下来的老街区、老建筑,无非就是“死刑”变成了“死缓”,连高仿都称不上。老建筑离开了老街巷、老邻居,就像是丢了魂的臭皮囊,失去了生机和活力,也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意义。
  济南新一轮历史街区规划方案的指导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历史街区需要的不是“保留”,而是保护;需要的不是“伤筋动骨”,而是“微创手术”。“微创”,就是要以最小的伤害取得最好的保护效果,这就要求“医生”的目标更明确,动作更利落。
  古建筑维修,需要修旧如旧,如法炮制,尽可能地还原其真实的历史信息。像纬六路老洋行、宏济堂西号、交涉总署旧址等,在原街区进行镶嵌式改造,不仅毫无违和感,而且提升了街区的品位。
  其实,给历史街区建筑进行“微创手术”有很多益处。与古建筑保护的“刚需”相比,政府投到文保领域的资金是十分有限的,每年集中力量啃几块硬骨头,效果可能会比“撒胡椒面”更好。同时,小规模改造也便于引入民间力量,让有意愿、有能力的民间力量“为国接盘”。
  规划方案划定了改造红线和群落布局,就像是给历史街区穿上了金钟罩与铁布衫。街还是那条街,树还是那棵树,居民还是那些居民,只不过,房子修缮得更古典。由点及面,由表及里,这样街区的历史风貌得以完整保存,城市文脉得以充分延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