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夏天,我们用蒲扇驱热
2015年07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赵柒斤

  又到了炎炎夏日,这时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要打开电扇或空调驱热了。但在30多年前的乡下,人们对电扇特别是空调的概念都非常陌生,甭说用上它降温了。此时,儿时用过的蒲扇就进入我的脑海,也让我回味中感到一丝清凉。
  那时,江南农村的夏天,从水稻抽穗到大豆结荚,睡觉的草席、乘凉的竹床及竹凳、熏蚊的篙草和扇风的蒲扇虽是人们消夏的全部家当,但唯独蒲扇最大方,几乎人手一把,且白天、夜晚用得上。故而,对蒲扇的印象尤为深刻。清楚记得,除正在热恋的大姑娘和小伙子用时髦的折叠纸扇外,最多的是蒲扇,扇面平且大、体轻、价廉。
  新蒲扇颜色微黄,闻着有股淡淡的草香。每年入夏前,父亲都要从镇上买回几把。新扇买回家后,母亲就会用闲碎布给扇子边沿缝上一道美丽的花边,既增添了风韵,又延长芭蕉扇的使用寿命。有趣的是,哥哥在自己的那把扇子上还写上听来的一首打油诗:“酷暑天太热,扇子借不得,虽是好朋友,自己也要拍。”
  每到夏季,日落红霞满天,从早到晚晒了一天的屋子,恰似蒸笼。晚饭吃罢,母亲与哥哥便抬着竹凉床走进空旷晒场上,我们便拿着芭蕉扇跟在后面,不一会儿孩子们都拢过来纳凉,颇像举行一场小学生座谈会,竹椅、小木凳围着母亲的竹凉床无规则地摆开。大人们纷纷摇着呼呼响的蒲扇靠了过来,他们通常嘴上叼着一支烟,一手捧茶杯,一手执蒲扇,落坐下来后,就天马行空地聊了起来,古今中外、大事小事、粗话实话,想到哪就说到哪。啪啪啪,赶走蚊子,继续聊,势不可挡;而女人聚在一块纳凉,扇虽助兴,但她们谈话声音细微,透着神秘……多少次,我仰躺在凉床上遥望银河时,似懂非懂地听着大人讲话就听进梦里头,是母亲用那把芭蕉扇替我赶蚊子、扇凉风……
  当年的蒲扇并非只是纳凉、赶蚊子的工具,它还存载着沟通乡邻、营造和谐的重任,正是一把把蒲扇,让人与人之间没有距离感,让人与人之间的心贴得很近。而这些,是花钱买不来的,更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现代人无法体会的。
  当电扇、空调进入千家万户的时候,蒲扇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现在即便在偏僻的农村,也难见蒲扇的踪影,人们在尽情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舒适,蒲扇也渐被忘记。可此时此刻,我常常莫名其妙地想起让山村夏夜平添灵动气息的蒲扇,想起幼时那一个个充满情趣的夏夜,想起那种含蓄而又自然的亲情随着蒲扇摇动恣意流淌的夏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