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生:
三剑齐舞话人生
2015年08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首席记者 李德领   
  地点:和平路新苏天美南研磨时光咖啡店
主讲人:山东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菏泽市小提琴专业委员
    会会长王剑生
主题:人生之路中的文学、书法、小提琴
  王剑生将文学、书法、小提琴看做人生中的三把利剑。他喜欢文学,善于观察生活,体味生活,记录生活;他食《勤礼碑》、《多宝塔》二帖之古法,从容淡泊,融其心声而吐新,用心经营着书法世界里的这个精神家园。而他最喜爱的还是小提琴,美妙的音符,从茂林深山间缓缓流出,在黑白世界里流淌出动人的旋律,天籁佳乐,摄人心弦。
“内功不实者,外功再高也枉然”
  王剑生曾用了十年时间进行小说创作,“那时我很年轻,梦想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成为作家,最多时一年写了12篇小说,经常半夜想起某个词语而起床创作,有时连做梦都在构思。当时为了创作,付出了很多,身体也出现状况,头发一把一把地掉。”
  “一部小说写出来要先后修改几十遍,后来自己写出的东西都不愿意看,甚至到了一种厌恶的境界。”王剑生说,后来调整了心态后,创作走向了另一个高度,“值得欣慰的是,成为了省作家协会的会员、菏泽市小说家协会副主席,而且出版了自己的小说集《化蝶》和两本诗词集。”
  王剑生善于观察生活,体味生活,记录生活。一件十分普通的小事,一旦到了他的笔下,便成了极好的创作素材。他的小说在谋篇布局、语言运用、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处处显露出幽默、冷峻、新鲜的艺术特色。
  曾有人用“因为爱,所以爱”这句歌词,来形容王剑生对文学创作的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他之于文学创作的执著,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所以,这句颇具意味的歌词,放在这里恰如其分,当然这也是他的性格使然。
  王剑生说,如果说文学是一个人的必修课,文学功底的薄厚,决定着其造化的高低。内功不实者,外功无论如何都高不到哪去。多少艺术爱好者,正是因为缺乏内功而不能攀登高峰,成为终身憾事。因此,多少年来,一直要求自己博览群书,古今中外名著收为至宝,几乎无所不读。“‘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多了,的确能改变人的气质,更重要的是为我从事其他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把书法视若生命载体,每天体味水墨的平淡
  近日,王剑生书展暨《花叶如来》诗词书法集首发式在市图书馆大厅隆重举行。首发仪式上,王剑生先后向菏泽市红十字协会、市图书馆捐赠了部分书法作品和作品集。之后,还进行了王剑生《花叶如来》诗词书法集研讨会,来自文学界、评论界、教育界、书法界的专家学者,围绕着王剑生的书法风格和作品魅力展开讨论。
  王剑生说,人的兴趣应该广泛,“尤其是我,除了文章,书法也是我的爱好,并且很早就开始接触。曾跟随张剑萍老师学习书法,后又拜谢孔宾先生为师。”
  据王剑生介绍,有件事对他触动很大,“有一个叫珍尼的法国人,因非常喜欢中国艺术,尤其对中国书法情有独钟,提出要跟我学。想不到,不会写汉子的她,仅用不到一周时间就照猫画虎地学会了‘学海无涯’四个字,我给她装裱好,她视若珍宝,带回了法国。一个外国人,尚且这么热爱书法,我相信自己能做的更好。”
  于是,王剑生每天临帖不止,楷书学习颜体《多宝塔》《勤礼碑》,行书以二王为宗,草体以《书谱》《十七帖》为基,隶书则以《张选碑》《曹全碑》为本。一晃十年过去,终于有了些成绩,出版了《王剑生硬笔楷书字帖》《王剑生临习多宝塔》《笔飞墨舞—王剑生百首诗词 书法集》。
  王剑生喜欢读《文心雕龙》,抄写禅诗。“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蕴思含毫,游心内运,放言落纸,气韵天成;莫不禀以生灵,迁乎爱嗜,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王剑生说,这是他书法追求的理想目标和终极关怀。
  繁忙的工作之余,王剑生每天都抽出时间临帖、练字。把书法视若生命载体的他,每日都体味着其中水墨的平淡。这种近乎简单几何线条拼组出的是无尽之玄冥,又恰似一张无限延伸的丝网,先生端坐其中,独自游弋编织黑白的梦想。
梦想举行音乐会,让更多人了解小提琴
  “如果说文学创作、书法两把剑已然见形,那么第三把剑就是音乐剑—小提琴,儿时的一把小提琴让我保存至今,30多年过去,如影随形、不离不弃。”王剑生说,三把剑最爱音乐,感觉这是骨子里的东西,是自己想做的事情。
  王剑生说,儿时曾看到过这么一张照片:一位白衣飘飘的女子,面朝大海在拉小提琴。那个场景太美了,至今依然念念不忘,这样就埋下了学小提琴的种子。
  “由于小提琴是西洋乐器,当时很多人并不认识,曾有人把它认作二胡。”王剑生说,工作后为了专注创作,也担心拉小提琴会影响创作或者其他邻居,便有意识地放了20余年,直到文学创作、书法有一定基础后,才重拾小提琴。
  后来,王剑生又拜山东艺术学院周明教授为师,专注学习小提琴。“见到周明老师时,她白衣飘飘的样子依然记忆犹新,与我儿时所见照片一样。”
  小提琴作为一门传统高雅艺术,发展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被誉为“乐器皇后”。《梁祝》《梦幻曲》《舒伯特小夜曲》等名曲脍炙人口,令人百听不厌。而菏泽做为古筝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需要中外结合,需要不同的音乐。今年5月份,菏泽市音乐家协会小提琴专业委员会成立,王剑生当选会长。
  王剑生说,小提琴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无疑为小提琴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将为全市小提琴爱好者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也为培养全市优秀的小提琴学生提供了一个健康、开放的滋养人才的土壤。
  “从学校宣传队到部队文工团,再到艺术馆,音乐始终伴在我身边,最喜欢的曲子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拉了何止上千遍。我常常会陶醉在音乐的殿堂里,难以自拔。任想象的翅膀飞翔,音乐在带给我无限快乐的同时,也净化着我的心灵。”王剑生说,他希望在牡丹文化旅游节时,能举办自己的音乐会,为筹备音乐会现在每天都练6个小时,“要让听众觉得还有点意思。”
  同时,王剑生还告诫初学者,每个人的精力有限,要懂得放弃,制定目标后,然后一一实现。
朋友眼中的王剑生:
  孟中文:中国作协会员、菏泽市作协副主席
  认识剑生兄已有10余年,他为人谦和、做事谨慎,是一个非常有修养、有情调的人。
  更重要的是,剑生兄小说写得好,诗词写得好,书法写得好,小提琴拉得好,可谓“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另外他跳舞、打球也是样样拿手,这些亦文亦武、文武双全的修为,奠定了他的艺术人生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当然他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是多少个寒来暑往的默默付出才能得来的,是多少心酸汗水才能换来的,我们作为文艺界的人,作为有一定艺术修养的人,都能体会得到。
  他“一路风雨一路歌”地走到今天,他的人生他的内在就有了一种禅意,这从他的新书《花叶如来》可以看出。俗话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为禅,而禅意的得来,是艺术走到一定高度的境界、人生有了一定积淀后的结果。

  张兴彦:青年评论家
  认识他已有20余年,给我的印象就是谦虚内敛,多才多艺,温文尔雅而又不失豪爽之气。
  第一次相识,是在十年前一个飘雪的冬日,当时菏泽地区文化部门组织三下乡活动,送春联下乡,为满足大家的需求,剑生竟在寒风中一口气写了一上午,吃午饭时我发现,他被冻得麻木的手握筷子的姿势都有些变形了,对他的敬意油然而生。
  我们相识已久,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后来我们建立了小圈子,闲来无事时,大家相约K歌、野炊,或在一起吟诗唱和、把酒言欢,或下乡采风、体察民情。
  “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他是一位执着的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郭柳金秋:青年企业家
  认识王老师有一年多时间,与他亦师亦友,给人的感觉就是文雅。有时还会叫他剑生哥,与他越熟悉就会觉得他越有才,书法、写作、小提琴等样样精通。
  初次见面,是在公司举办的笔会上,他的小楷很受欢迎,后来就跟着临摹,与他熟后,又介绍了孟中文老师等人认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