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小微”成长
2015年08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几年前,山东武城县农民李淑芳外出打工回乡后,眼见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于是决定留在家乡开了一间“迷你”饰品店,营业面积不足30㎡。经过几年的精心打理,小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她动了开分店的念头。可资金周转不开,看中的门店房被别人捷足先登。李淑芳四处筹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武城农信社申请了10万元的贷款,5天后资金到位,有效解决了流动资金问题。如今已拥有三家分店的她对记者说:“当初这么小的饰品店,贷款金额又少,想不到能从银行借到钱。”
  这是武城农信社支持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武城农信社选择深耕小微领域,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两个不低于”的目标。“我们选准支农支小这条路,是经过深入调研的。农信社起步晚、实力相对较弱,在服务大客户方面没有优势,但我们立足自身,错位竞争,在支农支小领域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该社负责人对记者说。
  “只有咱信用社没放弃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拉我们一把。”刘建功深有感触地说,“有咱信用社做后盾,我们发展没有后顾之忧了。”武城县方正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受行业经济下滑影响,资金不能及时回笼,70万元的贷款即将到期,面临巨大的还款压力。武城县农信社在贷款到期前一个月,主动深入企业开展调查评级,整理上报贷款材料,5个工作日贷款审批通过。该公司通过调剂内部资金,如期归还贷款,信用社在第一时间重新发放贷款,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的燃眉之急。
  武城农信社推出的“无缝隙”信贷服务,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还款压力。同时,该社在合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简化流程环节,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实行“一站式”服务,开展“限时办贷”,保证信贷资金7个工作日内到位。并根据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产品周期和风险状况等差异化因素,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合理设定贷款期限,做到宜长则长、宜短则短,减少小微企业一次性还贷压力。
  截至目前,武城农信社贷款余额31.84亿元,支持小微企业210余户、个体工商户470余户,为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谱写了一曲小微企业与农信社良性互动的“新篇章”。
           (孙灵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