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心智和身体的差异,相隔半岁都有明显的区别。托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人际交流;小班以音乐律动、歌曲、欣赏、乐器为主,让孩子在大量户外活动中积攒正向的思维模式。中大班的孩子开始会玩,对知识的渴求变得强烈,也开始了与老师和家长的斗智斗勇。童林堡的中大班,在继续加强一日常规习惯养成的同时,着重关注孩子品性发展和语言潜入,让品性、英语、阅读和试错更自然集中。中班的环创都是英文的氛围,英语歌曲、律动、英语剧,让语言潜入式如风入夜,启蒙导正;大班则以经典中英文绘本,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开始有更多的表演和发挥。 中班的两位主班老师,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美洲班的赵君老师,山师毕业,曾在双语幼儿园担任英语教师3年,“我愿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欧洲班的钟纬,华南师大的教育学硕士,曾在美国加州爱因斯坦幼稚园任教,熟悉国外幼教理念,“每个孩子都有无限可能,我就是给孩子创造和谐、启发的环境,开掘孩子无限的可能。”大班的主班老师李丽,也是山师英语专八的高材生,在幼儿双语教学方面惟妙惟肖、信手拈来。在童林堡做了一年的外教助理兼特色课老师,今年提出进班,“带班是传道、授业和解惑,不带班往往只能做到授业!”“A mediocre teacher tells,a good teacher explains and the best teacher inspires。”除了英语教学,Lily老师的带班模式与华德福的理念一脉相承。薛梅、李娜老师,也是童林堡第一届毕业班的老师,深受孩子喜爱,两人面对的大班宝贝们大都是转学过来的,她们默契配合而又分工明确。在班级日志中我们看到,孩子说“老师,我们再也不调皮了,你别生气了”,让人感到幸福;因放学后的加班和早起的劳累,午饭后想休息片刻,孩子们说“我来帮老师捶背”,让人备受感动。都说孩子是自己未来的幸福,我感觉,我们是因未来而幸福。我们爱孩子,爱我们的工作!毕业时孩子们抱着老师久久不愿离开,场景感人! 一天的采访,不知不觉到了下班时间,我们不好意思再打扰继续忙碌的老师们——主班在做班级日志,记录孩子们的《成长手册》;协助教学的配班老师在整理一天的教学和保育,形成文字,还要以图片形式发到班级的微信群,并和家长互动;协助生活的配班老师在做物品归位、教室消毒等更细致的工作。笔者慨叹,做教师难,做幼儿园的教师真是又累又难,小心、细心,耐心、专心,不能有半点马虎。遇到园董,他说,老师最大的难不是带孩子,是家长的认知和沟通。他举了两个例子,一是上面提到的邱老师,做了七年的托班老师,孩子们非常喜欢依恋她,思维模式都快成儿童频道了,但至今跟家长沟通,都远没有跟小朋友时的那份自然和轻松;另一个例子,现在的培训班很多,包括电视台或考级演出给孩子提供了很多表演机会,家长很高兴,刘董却有点忧心——掌声和夸赞下成长的孩子,容易讨巧,一旦形成如动画片式的聚焦模式,孩子未来能否适应学习的平淡,尤其是现在可玩的刺激这么多的情况下。“小时济济,大时了了”的古训,能有多少家长能懂得。童林堡地处高档社区,很多年轻妈妈还是全职太太,而中国的教育又缺少育儿课程,家长难免焦虑和挑剔,童林堡还未成名,还得在与社会观念的相互融合下,执著坚守着教育的初衷。包括保健医、门卫和厨师,女报记者看到的每一位童林堡老师,都是宽厚的微笑。“都是为了孩子”,老师是这么的豁达和耐受,真的为这个优秀的集体而触动! 童林堡,做自然而纯粹的教育,“用爱心启迪孩子的心灵,用激情点燃孩子的智慧”,让孩子和我们一起心灵成长,成为最优秀的自己。感恩教育,感动教学,感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