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土车飞驰,扬尘污染跟着来
部分渣土车不覆盖车厢、沿路撒漏现象屡禁不止
2015年09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部分渣土车由于不符合相关规定,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危害。(资料片) 本报记者 王兴飞 摄
  ◥在部分路段,渣土车产生的扬尘落下后,盖满了路边的汽车。(资料片) 本报记者 任磊磊 摄
   本报记者 刘德峰                    
  一辆渣土车从身旁飞驰而过后,市民的必备动作都是遮住口鼻。由于部分渣土车存在带土(泥)上路、未对所载物进行覆盖、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现象,使它们对济南的扬尘污染“贡献”颇多。而这些扬尘附着上有毒物质后,便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扬尘成济南
PM2.5、PM10污染主力

  9月11日,记者从山东省环保厅获得的数据显示,2014年,济南市细颗粒物(PM2.5)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为168天,占46.0%;可吸入颗粒物(PM10)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为117天,占32.1%。这也意味着,PM2.5与PM10已是影响济南市空气质量的绝对主力。
  不管是PM10,还是PM2.5,扬尘都是其重要来源。“2014年我们首次公布了全市PM2.5来源解析结果,燃煤、扬尘、工业生产、机动车是PM2.5的四项主要来源。”11日下午,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科长吕波介绍,其中扬尘占到24%,仅次于燃煤居于次席。而在PM10各项来源中,扬尘则以41%的占比,高于燃煤位居榜首。
  尽管这不是最新数据,但“只要济南市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没有发生突变,这样的比例也就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吕波表示。
  在不少市民的印象中,扬尘污染并不像燃煤烟气污染、工业废气污染等对身体健康的毒害那么大。“扬尘本身的危害确实相对较小。”吕波介绍,但扬尘在一定的环境下,会发展为空气污染的“二次源”,“像挥发性有机物等有毒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悬浮时间长,会不断找颗粒物附着,并随颗粒物迁移、沉降。”他说,转化为“二次源”后,携带有毒物质的扬尘被市民吸入体内,就会对健康带来损伤。
渣土运输成扬尘污染
主要源头之一

  “在建工地、渣土运输及裸土裸地等,是济南市扬尘污染的主要源头。”吕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此前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期间,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在槐荫、历城等PM10污染较重的区域,在建工地的数量是造成此污染的主要因素。
  除了在建工地,夜间无任何覆盖措施并时有撒漏的渣土车,也是扬尘污染的重要部分。大量的在建工地以及渣土车这样的流动性污染源,给相关部门的管理提出了挑战。“整改难、反复易”,有区县负责人这样描述这两类问题治理的现状,而渣土运输过程中未作覆盖或沿路撒漏的现象,更是屡禁不止。
  对此,“十大行动”督导组认为,目前施工工地扬尘防治现状,与“先防治再施工、施工地面全硬化、物料堆放全覆盖、渣土运输全封闭、拆迁过程全湿法作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渣土车带土(泥)上路、封闭不严撒漏、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相关负责人说。
多个部门
管不好扬尘治理

  目前扬尘污染的治理,尽管有多个部门参与,却未能形成合力。据山东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12月27日,省政府第248号令颁布实施了《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扬尘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交通运输、水利、林业、价格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扬尘污染防治的有关工作。
  “我们负责管理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排放口,如烟囱;无组织排放口,如车间;以及企业内部料堆、料场等产生的扬尘。”济南市一位区县环保工作者告诉记者,不少市民只要想到扬尘污染就以为是环保部门的职责范围,但实际上像在建工地、渣土处置运输等方面,却归属住建、交通、城管等部门管理。
  “实际的工作中,各部门的协同管理还存在一定的脱节。”济南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强化各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对扬尘治理和渣土整治的实施力度,实施扬尘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彻底解决重点区域扬尘污染问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