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静用舞的热情温暖小区居民的心
舞出曼妙身姿,舞出精彩人生
2015年09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比赛中的董静。
     “我很高兴能和这样的团队一起跳舞,我很荣幸能用舞蹈给社区的居民带来欢乐,只要他们喜欢、认可和支持我,我会一直把舞跳下去,直到我跳不动为止。”来自甸柳三区的董静,凭着自己对舞蹈的一份执着,凭着对队友的一份信任,凭着对社区居民的一份感恩,想通过“舞”的方式,舞出她曼妙的身姿,舞出她人生的精彩。
本报记者 孙业文
误打误撞喜欢上了跳舞
  “我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是喜欢唱歌,而且曾在厂里得过第一名。”董静说,没生孩子之前,她在单位上班,生孩子后,由于丈夫工作太忙,她便辞掉了工作,在家照顾孩子,做了一名全职太太。“没生孩子前我从来没跳过舞,后来孩子慢慢长大了,我觉得该多出去活动活动,这才出去学了跳舞。”她说。
  “不过刚开始学跳舞的初衷并不是喜欢,而是为了锻炼身体。”董静称,让她没想到的是她竟然慢慢喜欢上了跳舞,从刚开始跟着居委会几个大妈跳到广场跟着老师跳,再到自己当领队慢慢带着别人跳,想想整个过程她觉得都有点不可思议。“真的,走上跳舞这条道,完全是误打误撞。”她说。
  “我真没有想到会把自己跳进去,而且会喜欢上跳舞,并把它当做一份事业来做。”董静称,她的乐感非常好,听一遍后基本上就能找到节奏,凭着这份天赋她慢慢成了领队,带着大家一起跳舞。
  “在2010年,我和几个酷爱舞蹈的人一起成立了梦与阳光艺术团,为我们的舞蹈梦杨帆起航。”董静称,舞蹈团现在有24人,其中60岁以上的要占到一半以上,平均年龄在58岁左右。“我今年45岁,是团里最年轻的,年龄最大的是65岁。”董静称。
艺术团成绩斐然 深得居民喜爱
  “艺术团成立之后,我们经常到社区给居民表演舞蹈,编排的舞蹈很受居民的喜爱。”董静称,每当七一、十一、元旦等重要节日,艺术团就会到社区里面表演节目。“我们是从社区中走出来的,就要回归到社区中服务社区的居民。”她说。
  “我们都是义务向居民表演,从来不收取费用,服装等相关的舞台道具等费用也都是我们自己出。”董静说,每次表演他们不图别的,就图舞蹈能够博得群众的掌声,能够给他们带去欢乐。“居民的掌声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也是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她说。
  据悉,梦与阳光艺术团自成立以来除了免费给社区表演舞蹈外,编排的《摊煎饼的小曼儿》、《东边日出西边雨》、《花开神州》、《心声》等作品获得了济南市舞蹈大赛的一二三等奖,并且就在刚刚举行的“第八届国际大众艺术节”中获得了一等奖。
  “取得的这些成绩是整个团队一起努力的结果,我很幸运能在这个团队中跳舞。”董静称,尽管艺术团里的成员年龄普遍偏大,但是个个都有一颗不老的心,个个都保持着一份好强心。“艺术团凝聚力很强,每位成员彼此之间都是舞台上的好搭档,生活中的好朋友。”她说。

经常带病痛表演 觉得心里愧对家人
  “在我们这里,感冒都不算病,带着伤病上舞台太正常了。”董静说,为了不拖团队的后腿,她和队员们经常带着病痛上台。“毕竟年龄大了,遇到点病痛是常有的事情,但是这些都不是事,只要音乐一响起来,这些就都忘记了。”她说。
  “我们的舞蹈难度相对比较大,每个队员跳得都非常拼,为此我们还得了一个外号‘舞疯子’。”董静称,在第八届国际大众艺术节表演中,恰逢天下起了雨,把整个舞台上的地毯都淋湿了,上面还有不少脚踩上去的泥巴。
  “为了取得好成绩,60多岁的老太太一点都不顾及这些,在地上摸爬滚打,表现得非常泰然,等表演结束后,整个身子都已经湿透了。”董静说,他们的表演最终征服了观众的心,征服了评委的心,最终舞蹈获得了一等奖。
  “说起这些年我觉得有点对不起家人,把时间留给了舞蹈,陪家人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了。”董静称,有时候已经和家人准备好一起出去游玩,但是只要团里一个电话,她便马上离开家人回团里忙活。“好在我家人很理解我,我真的很感激他们。”董静说。
  “如果有跟我们一样喜欢跳舞的、有一定的舞蹈基础的、年龄不超过58岁的女士,欢迎你加入我们的艺术团。”董静称,她们欢迎新人能加入其团队,艺术团注入新鲜的血液,有意向者可加QQ:510249730。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