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半月,海鲜市场冷清不少
价格便宜仍不好卖,市民购买热情降下来了
2015年09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9月14日讯(记者 李静) 每年9月开海,海鲜市场都会迎来一片购买热潮。如今,开海已接近半月时间,记者再次走访海鲜市场发现,市场上与刚开海时相比冷清了不少。商贩称,今年的价格比去年便宜了很多,但市民的购买热情还是不高。 
  芝罘区红利市场是一个早市性质的农贸市场,每天中午十一二点基本上就散集了。14日上午11点多,眼看市场上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少,不少商贩摊位上还摆放了很多海鲜待售。“今天卖得一点都不好,还剩这么多。”商贩肖老板叹气说。 
  “刚开海的时候还行,这几天越来越不好卖。”肖老板告诉记者,今年的海鲜价格比去年便宜了不少,但销量还是上不去。“像这个两斤左右的鲅鱼去年卖十五六块钱一斤,今年才卖十二块钱。”肖老板说,像带鱼、黄花鱼、鲳鱼等也都比去年便宜。
  “去年这个时候一天怎么也能卖六七百斤,今年最好的时候卖三四百斤。”商贩老王说,现在整个经济形势都不好,哪个行业都不好干,大家都没钱,买的就少了呗。 
  采访中渔民告诉记者,近几年海里的资源越来越少,今年出海打回来的渔获物就比去年少了很多。“去年一船能打回来几千斤到一万斤鲅鱼,今年最好的情况是3000到5000斤,很多船都是三四百斤。”开发区初旺渔业捕捞养殖服务处副经理赵经民告诉记者,好在今年的油价降了,按照现在的油价,大渔船出海一趟能省下约2000元的油费,所以渔民出海打鱼的热情还可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些年,受海水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海里的渔业资源越来越少,渔民收入也不高,不少养船的渔民靠着每年的政府给的燃油补贴生活。据了解,为了控制捕捞强度,促进捕捞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今后国内捕捞渔业油价补助可能降低,压减的资金将用于渔民减船转产和渔船更新改造等方面,包括渔船拆解补贴,人工鱼礁建设,现代渔业装备建设等。 
  据了解,目前,新政策正在调研制订中,近期可出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