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边防拍摄微电影《三五九》
以驻乳山小青岛民警马德松为原型,以点带面反映边防爱民固边工作
2015年09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三五九》二维码
     本报9月14日讯(记者 孙丽娟 通讯员 姜斌) 为繁荣部队文化创作,创新改进部队思想教育形式,同时做好爱民固边十周年总结宣传工作,威海公安边防支队筹拍记录式微电影《三五九》,这也是威海边防支队拍摄的首部微电影。自14日起,微电影《三五九》正式在全市428个场所的大屏幕进行播放。
  微电影《三五九》以乳山边防大队海阳所边防派出所民警、村官马德松为原型,讲述了他驻守海岛、以岛为家的感人事迹。通过选取马德松筹建国防教育基地、帮助群众致富、长期照顾双目失明的困难老人、义务担任小青岛小学编外老师、物建专职巡逻队等真实事例,通过镜头语言和艺术化手法,真实再现了马德松驻岛工作的场景,塑造了新时期基层边防民警扎根基层、默默奉献、一心为民的感人形象,为海岛构建了一幅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安定和谐画面的感人故事。
  如果第一眼看微电影的名字《三五九》,您一定充满了疑惑和好奇,别急,请耐心往下观看。在电影开头,马德松站在前往小青岛的船上,介绍岛上目前共有358名村民,在电影结尾,马德松介绍自己是岛上的第359名村民。与此同时,影片打出了白色的“358+1=359”的字幕,而其中的“1”用红色凸显,这个“1”不仅代表了马德松本人,也代表了整个威海边防队伍,也许有一天马德松会交出驻岛的接力棒,但这个“1”永远都在,更多的“马德松”会接力,边防民警与岛上居民的警民关系会一直延续。
  马德松现为乳山边防大队海阳所边防派出所副教导员,也是乳山边防大队第八任驻岛民警。2013年5月,马德松调到海阳所边防派出所,接过驻岛工作接力棒。首次登岛,村民们都不认识他,却齐声喊着“警官,你又来了!”一个不起眼的“又”字深深扎进了马德松的心里,他感觉到了警民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也深感村民对边防队伍的认可。马德松决定将自己融合到村民中,把自己当成岛上的第359名村民,和村民成为一家人,而村民也常说“马警官是自己人”。
  “做岛上的第359名村民,我感到很荣幸!”担任驻岛工作已满两年,马德松表示还会继续努力,将精神传承和延续下去。
  威海边防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爱民固边战略实施10周年,威海边防支队以微电影的形式,将威海公安边防爱民固边的工作成果浓缩到一部影片当,以点带面从而起到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在微电影的结尾,有这样一句台词:“大海有了小岛的守望,大海不会寂寞;小岛有了大海的环抱,小到就不孤独。因为有风雨相伴,因为有阳光普照,小岛和边防民警的故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作为一名基层边防民警,他们可能一辈子遇不到大案要案,但却踏踏实实、平平凡凡地奋斗在工作岗位上,为百姓办事,促一方稳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