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历史上那些诗人
古城文人爱赏景古景原来诗意浓
2015年09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古人最常登光岳楼吟诗。
  《国朝山左诗抄》书页。
     文/片 本报记者 杨淑君     
  在古城千年的历史中,除了闪耀的望族,还有名篇留史的诗人、技艺高超的工匠……,本栏目一一讲述这些“古城人”的故事。 
  最近,爱好研究聊城历史文化的东昌学院副教授范景华,从《山左明诗钞》、《山左清诗抄》等中查阅到东昌古城历史名人的大量诗作,其中有傅光宅62首、任逢运50首、朱延禧31首、邓钟岳的《寒香阁诗集》四卷、邓汝功的《密娱斋诗稿》一卷,另有朱辉钰7首,耿如杞、叶之荣、朱续京各4首及邓邦、叶光祀、耿愿鲁等人的少量作品。

  高官名作:
赞美名胜园林
抒写清风豪情

  除了范景华查到的那些诗之外,在清代《聊城县志》、《东昌府志》中也载有古城名流的很多诗作。这些诗文多是写景之作,或见景生情,或借景抒怀,或赞美盛景,尤其描述和赞誉了古城中的古迹、古景。
  朱延禧,字允修,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由翰林检讨累迁礼部右侍郎,后拜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以功进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著有《畸斋诗文集》50卷。
  朱延禧的《春日登射书台》是咏聊城的一首千古名作:“身居射书里,春登射书台。大邑万家连地起,雄城百雉倚云开。燕将当年守欲死,一矢能留万生齿。陵谷千秋有变迁,不知遗址今谁是。太守风流慕古人,高台新筑郁嶙峋。楼临大道瞰隍水,欲借清风洒路尘。”
  诗中所说射书台即鲁仲连台,又称高士台。诗中写了景色和典故,也写了东昌知府重修射书台的原因,赞扬了鲁仲连台“一矢能留万生齿”和知府“风流慕古人”、“欲借清风洒路尘”。
  傅光宅,字伯俊,别号金沙居士。明朝万历三年(1575年)中举,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中进士,为官清廉。他博闻强志,词采流丽。有《吴门燕市》、《蚕丛》等诗草流行于世。
  邓钟岳,字东长,号悔庐,清康熙六十年(1721)状元。其父修有“东园”,其中有二有堂、木香廊、一松轩、见山楼等景物。邓钟岳诗《东园诸景》,其中有《木香廊》:“最爱木香花,芬芳堪采撷。空庭鸟雀喧,片片疑飞雪。”还有《一松轩》:“春老林应密,梦残鸦未归。青松相对久,一段白云飞。”
  邓钟岳的诗清雅、秀丽、隽永,从中可见他飘逸洒脱的性情,使人联想到他不落流俗、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官品德。如《东园柳枝词》两首,之一为:“林影参差欲障空,云廊画闭有无中。清明十日风光好,绿到垂杨第几重。”另一首为:“梅花已落杏花稀,袅袅游丝扫石矶。似共幽香有瓜葛,碧云深处片红飞。”
  许成名,字思仁,号龙石,明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选翰林庶居士,授编修,进侍读学士。后晋太常寺卿,掌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为文典丽宏伟,工诗善书,著有《龙石集》。康熙版《聊城县志》收有他的《光岳楼怀古》、《再登光岳楼》等四首。许成名还写有《城东山园》:“海岳可怜徒远眺,林园独幸倚高河。不闻溪鸟沙头乱,卧看樯鸟树杪过。凤城东畔白雪庄,雪榭风轩六月凉。松下题诗堪系马,池头汲水爱飞觞。”
望族才子:
工诗善出佳句
赏菊激发诗情

  东昌古城内的任、邓、朱、傅、耿等名门望族之家,除了涌现出朝廷高官之外,还有一些官职相对较低的人,如知府、知县等;另有一部分出身望族的读书人,在经过努力考取了进士、举人后,但是由于仕途不顺或厌倦为官等种种原因,并不在官场做事,或者为官时间较短,更多的时间用于做学问。这两类人中有着更多的诗人。
  据史料记载,任逢运,字午桥,乾隆甲午举人,历任福建福清县知县、永福县知县、建安县知县、将乐县知县。后致仕归里,设馆传授学生,因教学得法,生徒众多,蜚声乡里。他长于书法、诗文,著有《忆存稿》,诗中频出佳句。
  耿愿鲁,字又朴,康熙九年进士,历官编修。诗文重于时,家居创文社,著有《韦斋集》七卷。其中有《新莺》:“翠羽翩翩耀锦衣,乔林经日恋春晖。回翔自有东风便,不向花阴冷处飞。”
  朱辉钰,字合璧,号雪原。康熙三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因父去世,不再出仕。好读书,喜欢种菊、赏菊和写菊,筑餐英书屋游息其中,著有《餐英书屋古文词》若干卷。朱辉钰之子朱续京,康熙五十九年举人,雍正五年明通榜,“以亲老就养不出”,能诗工画。
  邓汝功,邓钟岳长子,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举人,乾隆四十年进士。传胪后即病归,末及授官而卒。汝功工诗,有《密娱斋诗稿》一卷。
  另有朱续罩,字方亭。乾隆十八年拔贡,顺天举人,诗文书画均擅长。傅潽,由举人考取内阁中书,截取浙江严州府同知,保以道员用。能诗善画,尤以书名。傅淦,字笠泉,博通经史,工诗书画,尤以书法出名,现有诗《挽东泉先生》和《老书生道情歌》存世。
民间诗人:
徜徉碧野花丛
觅句小桥野渡

  魏万,后改名颢,隐居王屋,别号王屋山人,工诗,为唐代诗人。他崇拜李白,为见李白,相访数千里,才在金陵相见。李白赞许他爱好古文、浪迹方外,赠以诗,有“魏侯继大名,家本聊摄城”之句,并请魏万为他编文集。后来,他为李白编成了《李翰林集》,成为李白生前唯一为李白编诗文集的人。
  占鳌,顺治二年贡生,家贫乐志,诗酒为徒,著有《蓑庵诗集》。康熙版《聊城县志》收有占鳌的《登光岳楼》、《咏蔡使君》等10首。
  屠毅,字仲容,诸生,原籍武进,入籍聊城。爱好赏诗作诗,“诗自汉魏以下靡不探讨”。曾“家贫出游陇西”;在聊城“虽力佐幕府,诗未尝一日废”。著有《雪崖诗稿》、《江皋北游》。
  宣统版《聊城县志》记载,叶之荣,字欣向,号华庵,恩贡生。从十四岁入县学学习,一生工诗善书,所著《素心堂诗稿》被采入《山左诗续抄》。
  叶光祀,字庆友,号拙斋。恩贡生。“诗文工各体”,晚年辟也是园,“以诗酒自娱,诗载《山左诗续抄》”。
  叶继祀,字绍庭,号秋浦。好读书,遇到珍本就借来抄写。自幼就被人们视为才子。只是科举考试一再受挫,郁郁而不得志。其《煮梅轩诗》载《山左诗续抄》。
  叶锡龄,字椿堂,嘉庆拔贡,工书法,精医理,而尤长于诗,著有《抱琴书屋草》。
  据《聊城市志》相关记载,清末邑廪生朱成骥有诗集《笑柄诗说》四卷、《桑田俚歌集》八卷。朱成骥亦名朱德孚,民国年间,每逢清明前后,邀请多位文友,徜徉于杏花林丛,觅句于小桥野渡。他的《桑田俚歌集》中收有多首春季踏青赏景之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