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假期,因为有了孟娜姐姐的陪伴
2015年09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年的假期,因为有了孟娜姐姐的陪伴,我特别开心。”陕西省蓝田县韩河小学的杨子萱高兴地说。孟娜是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去年8月,已经完成支教任务的她没有返校休息,而是与同学们成立了“杏坛圣梦·认识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服务队,在这所偏远的小学与留守儿童们聊典故、谈论语、讲礼仪。孟娜在日记中写道:“孩子们天真澄澈、充盈着求知热情的目光,令人不忍直视。我愿意做一粒小小的火苗,哪怕照亮他们身前一米的天空。”
  在曲阜师范大学,像孟娜一样走出校门、志做优秀传统文化的播火者,已经蔚然成风。据统计,仅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中,学校就组建了34支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服务队,涉及“民族语言保护”、“中华传统武术”、“社区国学大讲堂”等多个类别,参与学生近600人。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数十个省市,如同一粒粒火种,洒向广袤的天地,让文化在天地间生根发芽;同时学生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得到思想的提升。
  此外,学校在曲阜市文管会、孔子研究院、曲阜孔子六艺城等文物部门和文化景点设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孔子文化节志愿者服务活动,参与曲阜市“彬彬有礼”城市建设活动。开展“孝行齐鲁”、“儒家文化齐鲁行”、“儒家文化进社区”活动,辐射济南、天津、青岛等十多个城市,走进厂矿社区,为周边群众讲解“儒学经典”、“传统文化理念”。
  学校还发挥学科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引入课堂教学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七位博士教授带领学生团队在山东各地对地方曲艺进行调查整理,两年内建立起了地方戏曲曲艺剧目剧本抢救整理文字资料库、音乐唱腔唱段影音资料库、传承谱系调查库,并制作了艺术专题片向社会推广。2014年6月,该院聘请了山东渔鼓传承人刘炳金、山东快书传承人王明霞、四平调传承人刘玉香等六位非遗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让非遗民间艺术家们在大学课堂里边唱边教、开门收徒,至今已有二十余位本科生成功拜师。
  “孔子”脚下学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