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河镇加速推进镇域经济发展
9个月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亿元
2015年11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七彩乐朋生态园里种植的茄子。
  张庙食用菌。
  回河镇大寺河湿地公园。
     深秋寒意浓,秋风卷起凋落的黄叶乱舞,让人意识到冷冷的冬日即将来临。近日,记者来到回河镇,一股股发展的热潮扑面而来,一座座厂房里机械轰鸣,一栋栋农村社区楼房拔地而起,一个个蔬菜大棚星罗棋布……到处洋溢着祥和与勃勃生机。
  今年以来,回河镇立足“引领南进建新区、承接北跨创强镇”的目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拉动、城建项目推动、现代农业带动”战略。截至9月底,回河镇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5.16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利税3.74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2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995万元,其中,国税完成227万元,地税完成2618万元,财政完成150万元,镇域经济实现稳中有进。
文/片 本报记者 杨擎 通讯员 杨延岭
强化招商引资拉动,打造镇域经济新优势
  “要激发全镇经济发展动力,就要抓好项目建设这一引擎,坚持抓招商、引资金、上项目、强服务,打造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回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回河镇进一步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抽调精干人员专门成立招商办公室,具体负责专业化、点对点招商,并重点筛选、储备了一批产业链长、市场前景好的优质项目建立招商数据库。先后与江苏博通、北欧E家上海家具、九阳豆浆机、济南和键钢铁、济南力得机械、顺达彩印等10余家项目进行了洽谈,总投资超过20亿元。其中,与江苏博通、顺达彩印、济南金鼎电梯、济南亚鑫华中空玻璃材料等签订了正式协议。
  据了解,回河镇陶瓷厂盘活也于今年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华兴陶瓷厂新厂区已基本建设完成,占地60亩,主要建设生产车间、仓库、办公楼等配套设施,全部达产后,年产陶瓷酒瓶680万只,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200万元,现已完成车间仓库主体建设,即将完成搬迁进行试产。
  同时,签约落户的顺达彩印、济南金鼎电梯、济南亚鑫华中空玻璃材料项目等正在紧张建设,预计年后可投产使用;江苏博通项目占地550亩,总投资11亿元,全部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9亿元,上缴税收1亿元。项目实行总体规划,分期建设,其中,一期规划占地130亩,建设8栋厂房。目前已引进项目7个,投资5.3亿元。现已完成园区内土地整平工作,即将开工建设。

突出城建项目推动,搭建发展大平台
  “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快建设宜商宜业宜居的新城区,主动融入济阳县城区与济南市区的对接融合的建设大局之中,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提升镇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回河镇主要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回河镇进一步明确了片区的战略发展思路、总体定位,突出规划引领,在“编规划、搞建设、强管理”上做文章。根据全镇实际,加快了该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对部分功能分区和片区着手编制控制性规划,积极引领城镇发展。
  同时,在镇驻地片区各大项目稳步推进,启动了帝华房地产开发、磊鑫房地产开发、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回河镇中学等建设项目。大寺河改造提升工程土方和清淤基本完成,绿化、硬化、铺装等工程开始施工,该项目将直接带动周边3000亩土地的升值潜力,较好保护澄波湖主水源,并为县城主城区未来发展留下空间和后劲。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快,1月28日实现新庄一期17栋楼搬迁入住,新庄、十里铺、任家三个村的1036口人喜迁新居。新庄社区二期建设15栋楼,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目前已有12栋安置楼主体已经完工,3栋高层已经封顶,社区幼儿园已完成招标;新河社区项目占地24亩,计划建设安置楼6栋,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安置居民405人。
  据悉,项目实行总体规划,分期建设。一期建设安置楼3栋,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内外装已完成,室外管网基本完成,近期可实现搬迁入住。新河社区二期建设3栋,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
坚持现代农业带动,筑牢农村经济发展根基
  “按照‘扩规模、提品质、出精品’的思路,加快推进特色农业建设,继续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回河镇相关负责人说,全镇已形成以蔬菜大棚、苗木花卉、食用菌等为主的各类农产近30000余亩。
  今年以来,回河镇围绕“依托资源,突出特色,产业拓展,项目兴农”的发展思路,在培育龙头、打造品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方面狠下足了工夫。
  目前,回河镇已落实黎家、金营、吴寨3个大棚片区,计划完成大棚320个,改造提升建成多年的老棚500余个;该镇5个标准化奶牛小区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奶牛300余头。
  同时,回河镇进一步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引导农民建立多种经济合作组织,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新增家庭农场5家。并针对原有单一合作社竞争力弱、缺少实体等不足,成立了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济农果蔬合作社联社,将有效解决原有农民合作社社员少、规模小、辐射能力不足、发展后劲不足、管理不规范、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使社员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针对今年天气异常干旱的实际,为支持引黄河水困难的部分村抗旱灌溉,鼓励广大群众积极打井抗旱,回河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率先出台了《2015年应急抗旱机井财政补贴办法》。该办法明确了补贴范围、补贴对象和补贴标准。《办法》中明确规定:对于引黄灌溉困难的贫水地区,在今年1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对新打机井大口径(内径40cm,外径50cm)每眼镇上补贴资金1600元,小口径(内径30cm,外径40cm)每眼镇上补贴1100元。
  据统计,目前回河镇已新打机井314眼,有效推进全镇抗旱工作顺利开展。
打造“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壮大村集体实力
  今年以来,回河镇把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今年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功打造出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将村民增收和村集体发展结合起来,壮大村级集体实力。
  在呼家村中草药种植基地,三五个村民正分散在地黄、南星等中草药地块里拔草捉虫。“看,这是我们试种的中草药,目前长势良好,预计亩均纯收入可达5000余元。”呼家村支部书记呼廷伦说,今年3月份,该村组织班子成员通过到章丘中草药种植基地考察发现,种植中草药前景不错。但考虑到土壤土质、种植技术等条件的制约,决定先期拿出6亩地作为实验,种植地黄和南星两种中草药。经过两个多月的生长,种植非常成功。
  “明年计划把剩余的94亩土地全部种上中草药,还要把村内的一些边角、沟渠、闲散地全部利用起来,种植中草药瓜蒌,这样除去土地承包、人工、中草药等成本费用,明年可为村集体创收10余万元。”呼廷伦表示。
  今年5月份,戴家村成立了济阳县回河华福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农资经营、蔬菜种植等。由厂家直供化肥、农药等物资,质量有保证,价格还便宜。
  据了解,该合作社使得全体村民成为合作社成员,可享受到出厂价购买农资的待遇。同时,以低于市场平均价的水平对外销售。“一个大棚一季下来,仅化肥开支可达6000元,全村共有大棚30个,邻村黎家、北张、席闫、单家等30多个村都是大棚种植专业村,大棚数量可达8000余个,这样算下来,效益就很可观了”。该村书记说,每年为村集体增加10万元收入应是“小菜一碟”。
  为增加村集体收入,回河镇张庙村成功引进了山东润达食用菌有限公司,以100亩集体土地作价入股的形式占有该公司20%的股权。
  山东润达食用菌产业园区于2014年10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30亩,总投资7000万元,建有实验大楼800平米、实验示范棚2400平米,是集科研、生产、加工、贸易、技术培训、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推广产业园区。目前,该园区已成功研发出了香菇、袖珍菇、猴头菇、灵芝等27个品种的菌孢,现已与韩国林川、釜山等地签订了长期供销合同。公司全部投产运营后,每年可实现经济效益达500余万元。
  截至目前,在回河镇94个村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有48个村,已成功找到发展集体收入项目的村达11个。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