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站“街头寻人”背后故事多
一个叫李克征的称“养鸡场老板会打人,我逃了出来,可工钱没给”
2015年11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工作人员到旅馆接李克征。 记者 王震 摄
  ▲在救助站,李克征等被救助人员吃热乎饭。 记者 王震 摄
  ▲工作人员在单位餐厅吃过午饭后又上街巡逻。 记者 王震 摄
     本报11月29日讯(记者 许君丽) 气温越来越低,11月10日开始,威海市救助站每日在街头巡回救助。26日,记者跟随救助站工作人员一起送温暖。 
  26日早上7点,威海市救助站迎来了第一位求助的人——一位走失的老奶奶,送她来的是草庙子派出所民警。老人只记得自己老家是临沂的,看着老奶奶,正在值班的孟海峰觉得眼熟,详细询问发现两年前曾救助过这位老人一次,救助系统还有老人女儿的家庭地址。联系老人的女儿,孟海峰带人将老人护送回家。
  将老人送回家后,孟海峰三人没回单位,开着救助车在市区内巡回救助。9:18,孟海峰接到办公室电话,民主巷有一位老人需救助。打电话的是“吉春旅社”老板,“昨天晚上一个小伙子把老人送来,怕老人冻着,给了50块钱就走了。”老人身上没有钱,也不知道去哪里,这冰天雪地的,他就想到了救助站。
  老人看起来像70多岁,可他说自己叫李克征,只有59岁。“我不想回家,家里房子都塌了,也没有什么亲人,养鸡场老板会打人,我逃了出来,可工钱没给,你们谁能有办法帮我要回我的工钱。”老人欲哭无泪。工作人员将李克征接上车已近中午,返回救助站登记备案。此时,与李克征一样在救助站的还有8人。他们有被骗来威海打工的,有精神不好走失的,有临时困难寻求救助的。 
  吃过午饭,下午1点,孟海峰等人再次开车巡回。11月10日开始,他们就每天在市区巡回帮助流浪人员,“冬天冷,今天都零下了,人在室外容易冻死冻伤,及早发现一名流浪人员,就减少一分危险。”
  半个月来,威海市救助站先后救助40多人,大多是主动上门,少部分是他们在大街上接回来的。市民如发现流浪人员,请拨打救助电话:威海市(四区)5997995;荣成7552673,7572120;文登8452292,18106317269;乳山6651298,13396318395。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