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散煤污染省城要有大动作
离城20公里建几座热电厂
2015年12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日,记者从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了解到,由于热源不足,省城还有三成市民不能加入集中供暖,其中约一成居民依靠蜂窝煤供暖,污染严重。济南市将通过加快工业余热利用、热源厂建设来推动集中供暖,减少蜂窝煤燃烧对大气的污染。其中已经酝酿五年的腊山热源厂今年底将进场施工,下个冬季力争供暖。济南周边还将再建2-3座热电厂解决未来的供暖缺口。

  本报记者 蒋龙龙 朱洪蕾                

腊山热源厂年底开建 明冬有望投产
  据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局长王继东介绍,省城绕城高速以内集中供热面积约1.1亿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73%。此外,省城还有3800万平方米未加入集中供暖,特别是烧蜂窝煤采暖的住户约1460万平方米。
  据记者测算,省城未加入集中供暖的居民,一个冬天取暖所消耗的散煤为40万-50万吨,全市范围则可达200万吨,已经高于省城每年供暖消耗的190万吨煤。但是散煤燃烧同环保设施齐全的热源厂不同,污染很高。王继东介绍,“1个蜂窝煤的排放量,几乎相当于达到超低排放的热电厂1吨煤的排放量。”
  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动燃煤用户加入集中供暖,对改善省城的大气环境具有积极作用。而一些热源盲点,也是蜂窝煤集中燃烧的区域。
  根据济南市的供暖规划,二环西路南延线、二环西路、二环南路、阳光南路、刘长山路、济微公路、文庄片区,主要依靠规划中的腊山热源厂取暖。而腊山热源厂却因拆迁问题,酝酿了五年都没正式动工。据记者了解,在济南的西南城区,就有很多居民依靠蜂窝煤取暖,污染很大。
  上述负责人说,腊山热源厂今年年底前将进场开工,总供热能力为1000万平方米。“该项目力争于明年年底前,先期投用2台燃煤锅炉,供热面积约350万平方米。”
工业余热新增 4400万供暖面积
  小型燃煤锅炉也是省城大气污染另一重要原因。目前省城有134台35吨以下小型燃煤锅炉,需在明年10月前全部完成改造或淘汰,其中包括52台产权归属为社会企业或单位的小锅炉。
  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相关负责人说,35吨以下小锅炉或者直接淘汰或煤改气,35吨左右的则进行超低排放改造。“针对社会上的小锅炉,环保等部门对产权单位提出要求,根据其意愿或煤改电或淘汰。”
  小锅炉被取代后的小区供暖问题,现阶段,省城主要采用工业余热利用的方式来替代小锅炉的热源。
  今年,章丘电厂工业余热也沿新投运的管网,已将60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输送至济南市区。黄台电厂也完成了一台机组高背压改造。“到明年年底,全市工业余热供热能力将达4400万平方米。”
  该负责人还介绍,济南市还将按期完成章丘电厂、黄台电厂高背压机组改造,以及抽气扩容热源设施改造任务,完成主管网、一级管网和能源站建设。“由于资金投入很大,济南市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新建热源达到 天然气排放标准
  根据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的统计,预计到2020年,市域集中供热总需求量约2.29亿平方米。意味着济南市还要在未来的5年,增加1.12亿平方米的热源。
  根据济南市的供热远期规划,黄台电厂可挖掘供热能力仅剩1000万平方米左右;章丘余热工程全部建成后,将输送200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济南市正在推进的腊山热源厂设计供暖面积为1000万平方米。莲花山热源厂、唐冶热源厂、西部热源厂还可以进一步提能,“但这与城区集中供热需求缺口还相差甚远。”
  据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省城周边还将建设2-3座大型清洁燃煤热电联产项目。
  为了减少对省城的污染影响,“这些热电厂的选址将远离城区,距离城区20-30公里。只会在供暖季运行,纯粹用于供热。”上述负责人表示,会借鉴章丘的经验,利用大温差技术通过长距离管网将热源输送到市区。
  这些热电厂一旦建成,就将具备超低排放的条件,“达到天然气机组相关的排放标准,实现环保供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