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艺匠心
2015年12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赵吉洋宏用高倍显微镜查看茶壶的紫砂配料。
  小的锔钉就像蚂蚁。
  慢工出细活。
  夜深人静时,世界仿佛只剩下他和他的手艺。
     本报记者 张中 摄

  每逢周末,在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东门,一辆用实木打制的方向盘和车身的“木头车”常引得人们好奇围观,从车内的陈设和“匠人”的招牌可以看出,车主人是从事锔紫砂壶、修复古玩、玉石打孔行当的。他就是英雄山文化市场有玉器钻孔“第一眼”之称的赵吉洋宏。
  赵吉洋宏是老济南人,出生在紧靠大明湖的曲水亭街。年少时他就对锔缸锔盆的手艺着迷。成年后,赵吉洋宏靠着一套电动雕刻工具,开始自学锔瓷。
  锔盆锔碗第一道工序就是“钻眼”。别小瞧这钻眼,里面的道道可多了,深了不行浅了也不行,而且角度也很关键。开始练钻眼的时候,赵吉洋宏就拿破壶和鸡蛋壳练,蛋壳不足一毫米,不能钻透,这主要是练一种感觉和心术。
  锔瓷器是传统的手艺,可赵吉洋宏不拘泥传统。例如打眼,他不再使用轱辘钻,不是图电钻快,而是轱辘钻精度实在没法和电钻比。但是有的工艺他则坚持采用传统手工,比如各种锔钉,很多人采用机制冲压的,虽然节省时间、外形规整,但少了手工锔钉的韵味,不耐看。所以他一直坚持用手工打造的锔钉,先用铜丝压扁、再截取,最后成型。
  赵吉洋宏的工作室在自家二楼,他一般都在下半夜才工作,夜深人静没有了外界打扰,这时才能静下心来,做出最漂亮的活。过去锔壶锔碗一般采用1厘米3个锔钉,赵吉洋宏则根据紫砂壶的质地、大小采用1.5厘米4个锔钉,别看这小小的变化,却藏着大学问:锔钉稀,不牢靠,易渗水;锔钉密,打眼多,又影响了质地和结构,这锔钉的数量是他大量实践后摸索出来的。
  如今,赵吉洋宏在圈子里的名声越来越响,不但本地的玩家来找他,很多北京、天津甚至台湾的玩家也慕名而来。活多了,他为了质量也不赶活,而是向客人说明情况,如若客人等不及,他则不接这单活,他要保证每一件作品都精细到无可挑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