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艾滋病例较去年增48.11%
男男性传播报告例数增速最快
2015年12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2月1日讯(记者 马媛媛 李涛 通讯员 于绍起 张敏)2015年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记者从潍坊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16个县市区、开发区均有艾滋病病例报告,新报告病例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1-10月,新报告病例数较去年同期比较增长48.11%。
  据潍坊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潍坊市艾滋病疫情全市处于低流行态势,但艾滋病疫情趋势上升明显。2005-2011年疫情发展相对平缓;2012-2015年疫情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报告病例数占历年报告数的68.22%。艾滋病疫情地区分布广泛,且分布不均。近5年各县市区疫情均不同程度的有所上升,县市区疫情报告数量不等。
  疾控专家介绍,目前潍坊传播途径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同性性接触上升较快。全市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途径为主,其中男男性接触传播占44.8%、异性性接触占41.4%、既往献(卖)血浆/输血占2.95%、注射吸毒占2.8%、母婴传播占2.8%、其他及不详占5.3%。近5年,男男性接触传播、异性性接触传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男男性接触传播报告例数年均增速达到50.6%;异性性接触传播年均增速达到27.6%。与此同时,艾滋病的累计存活病例逐年增多,新发感染时有发生。全市在不断加大艾滋病疫情检测力度,努力发现感染者的同时,积极开展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强化艾滋病随访管理工作。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服药病例的预期存活寿命与正常人的预期寿命值接近。目前,尚有部分感染者未被发现,仍潜伏在正常人群中引起传播。
  据介绍,全市艾滋病感染者职业分布多样化,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不均衡。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中男女之比为2.8:1;感染年龄主要集中在20-44岁之间,占全部病例的80.9%,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73岁。职业分布多样化,涉及各行各业。农民、工人、干部职员、学生、教师、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司机、医务人员等均有艾滋病病例被发现,以农民居多,占全部病例的40.6%。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