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友泛滥,助长艾滋病传播
2015年12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2月1日讯(记者 马媛媛 李涛 通讯员 于绍起 张敏)1日,记者从潍坊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全市艾滋病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途径为主,值得注意的是,BLUED、陌陌、飞信等网络通讯工具成为助长艾滋病滋生的温床。
  记者从潍坊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从全市艾滋病病例报告情况来看,潍坊艾滋病疫情上升迅速,造成疫情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艾滋病检查覆盖面扩大,全市实验室、检测点数量逐年增多,艾滋病检测的可及性增强,更加方便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艾滋病抗体检测;开展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医务人员主动检测艾滋病意识增强,同时在医疗机构开展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服务,艾滋病检测率不断提升;艾滋病高危干预检测工作的强化,尤其是男男性接触者,扶持动员社会草根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发现了一定数量的感染者。
  其次,艾滋病宣传效应,艾滋病高危人群艾滋病知晓率逐步提高,发生高危行为后主动检测意识逐年提高。目前,尚有部分感染者未被发现,仍然潜伏在正常人群中引起传播。疾控专家介绍,高危人群规模基数大,尤其是男男性接触者人群,该人群与正常相比无明显特征标识,且临时性伴较多。
  另外,当前传统性观念意识逐渐淡薄,婚前、婚外性行为较为常见。信息交流技术的发展为艾滋病高危人群提供交流平台,BLUED、陌陌、飞信等网络通讯工具成为艾滋病滋生的温床。另外,新型毒品的泛滥,是艾滋病传播的又一诱因,吸毒后性亢奋,助长了性乱行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