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五年2.5万亿元
年均增长19.4%,汽车制造、高等教育、智能机械制造占比较大
2015年12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2月1日讯(记者 姜宁) “十二五”时期,青岛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约2.5万亿,是“十一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2.5倍,年均增长19.4%,多集中于汽车制造、高等教育、智能机械制造等领域。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青岛市投资产业结构有小幅调整,第三产业占比较“十一五”时期有所上升,一二三产业投资结构比例为1.6:48:50.4。据初步测算,第一产业预计投资400亿元,年均增长36.3%;第二产业预计投资12000亿元,年均增长24.9%;第三产业预计投资12500亿元,年均增长15.1%。
  “十二五”时期,青岛工业投资实现快速发展,预计投资11700亿元,年均增长25.1%,增速高于“十一五”时期15.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预计投资3000亿元,投资总量是“十一五”时期的4.2倍,年均增长28.8%,占“十二五”全市投资总量的12%,占比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过去的五年里,青岛市固定资产投资多集中于汽车制造、高等教育、智能机械制造等领域,总投资100亿元的冷链物流基地、总投资100亿元的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总投资50亿元的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项目、总投资40亿元的新松机器人项目以及总投资70亿元的中船重工海工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等大项目的建设、落地和签约,为青岛投资领域“质效双提”增加了砝码。
  在民生领域,截至2014年底,青岛市共有7条轨道交通线路获国家批复,总长约288公里。伴随着青荣城际铁路、海青铁路、青岛北客站、地铁2号线、地铁3号线等轨道交通类项目的推进,青岛城市交通搭建起立体网络框架新格局。此外,青岛市还加快崂山二中迁建、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产学研基地、蓝色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重点教育事业项目,市体育中心二期、市足球训练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以及万达东方影都产业园、青岛国家广告产业园等为代表的文化娱乐板块加速推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