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多婴幼儿被服没过抽检关
上半年青岛市工业产品和食品相关产品抽检结果出炉
2015年12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2月1日讯(记者 吕璐) 日前,山东省、青岛市质监局对青岛市工业产品和食品相关产品上半年的监督抽查结果公布,其中青岛市质监局抽检的537批次产品中有24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较高的为毛巾、课桌椅、婴幼儿被服及床上用品。
  根据通报,省质监局共抽查了54类246家企业生产的293批次工业产品和食品相关产品,其中21家企业生产的22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7.51%。其中,玩具、婴儿纸尿裤、儿童家具等44类产品不合格率为零,占抽查总类别数的81.48%;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在10%及以下的有内衣(7.14%)、儿童服装(10%)2类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在10%以上的产品有婴幼儿服装(22.22%)、塑料购物袋(66.67%)、家用五金工具(100%)等8类产品。
  青岛市质监局共抽查了33类496家企业生产的537批次产品,其中16家企业生产的24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4.47%。床上用品、电冰箱、学生用品等21类产品不合格率为零,占抽查总类别数的63.64%;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在10%及以下的有食品包装(1.53%)、生活用纸(3.13%)、儿童服装(5.88%)等8类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在10%以上的产品有毛巾(12.5%)、配电箱(15%)、课桌椅(20%)、婴幼儿被服及床上用品(33.33%)。
  从抽查结果来看,青岛精诚钢木家具制造有限公司、青岛一木钢木家具有限公司各有一批次课桌椅座面冲击、甲醛释放量不合格;青岛天欣佳和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三批次婴儿服装缝纫强力不合格,青岛点凡婴童用品有限公司的宝宝柔肤方巾纤维含量不合格,青岛百旺服饰有限公司和青岛嘟嘟比拉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婴幼儿服装分别在pH值、耐干摩擦色牢度方面不合格。
  通过监督抽查发现,部分生产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有意使用价廉质劣的原材料进行生产,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对此,质监部门将加大对不合格企业的后续监管力度,严防企业再次出现同类质量问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