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公安局监管大队为确保监所绝对安全
创新“六个一”打造安全监管场所
2015年12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年以来,博兴县公安局监管大队为确保监所绝对安全,积极适应新形势,超前谋划,主动作为,按照全县公安工作的总体思路,本着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原则,贴近实际,深化“六个一”常态工作,着力提升民警“六个能力”建设,练就民警打硬仗、保安全的本领。
  本报记者 王忠才 本报通讯员 谭曙光 
开展一次彻底的安全大检查,提升民警隐患排查能力
开展一次业务讲堂活动,提升民警业务学习能力
  为确保监区安全,监管大队每半月开展一次联合安全大检查,联合县武警中队、县检察院驻所检察室共同对监区开展全面、彻底的安全大检查。武警中队负责监区武装警戒,监管大队与驻所检察室负责对监室及放风场等处进行地毯式检查,全面排查各项硬件设施,对监控视频、在押人员对讲报警装置、围墙、门窗、锁、栏杆、工具、灯具、线路等逐一进行仔细排查;对在押人员的被褥和生活用品以及人身头发等进行重点检查,突出检查死刑犯以及死缓罪犯及弱势在押人员等。检查结束后,医疗卫生人员进行彻底的监区消毒,联合检查组对检查进行讲评汇总,及时整改排查出的问题,消除影响监所安全的隐患。
  形势在变,羁押的人员在变,即便是同一人员也在变,“为有源头活水来”,若想做好监所安全工作,必须时刻学习,才能适应新变化,适应新形势,应对新常态。监管大队为提升民警业务学习能力,推动民警个人素养螺旋式上升,每周开展一次业务讲堂活动。讲堂由队内策划主持,民警来当讲师,用讲课、座谈、讲评、答辩等形式开展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政治理论、信息化应用知识等交流,2015年以来,监管大队共开展业务讲堂12次,其中比较精彩讲堂有在押人员风险等级评定讲座、看守所警务平台应用讲座、重点人员管理铺位调整的学问等等。业务讲堂的开展,给民警提供了出彩的平台,激发了民警奋发向上的活力。
开展一次全面的思想大摸排,提升民警预警研判能力
创新一个工作方法,提升民警创新工作能力
  监管大队夯实管理在押人员工作基础,从稳定在押人员思想工作着手,包监室民警每周对在押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调查,通过密集对在押人员的谈话教育、耳目贴靠、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在押人员靠上做工作,摸清实底,掌握实情,对在押人员的情况能做到“一口清”,同时各中队书面汇总《在押人员动态分析》,进一步梳理在押人员及监室动态情况。监管大队每周召开在押人员动态分析会,各中队通报摸排情况,对摸排的重点人员及重点病号的管理、需关注的人员进行分析研判预警,制定相应工作措施,促进监所管理。
  在夯实基础工作的同时,监管大队充分发挥一线民警聪明机智与实践优势,鼓励发挥民警工作能动性,创新工作方法。2月份轮岗交流以来,工作创新连出新篇。根据《看守所条例》、《看守所执法细则》等法律法规,将看守所值班工作编成《博兴县看守所值班口诀》;监管民警成功开发“智能巡视提示系统”,有效促进巡视工作的规范运转;筹措资金1000余元为在押人员购买图书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监区文化氛围,有效地促进在押人员管理;等等。创新工作促进了民警业务综合能力的提高,提高了民警维护监所安全的能力。
开展一次在押人员家访活动,提升民警情感教育能力
组织一次应急处突演练,提升民警应急处突演练能力
  为加强在押人员的情感教育,发挥亲情感召力量,监管大队每季度对有问题的在押人员诸如家庭特别困难、父母双亡等情况的在押人员开展一次家访活动。管教民警带去慰问品和慰问金,与在押人员家属拉家常,了解在押人员家属生活情况,通报在押人员所内表现,让在押人员家属放心。通过与在押人员家属近距离接触,增加了民警对问题在押人员的了解,有助于管理在押人员时有的放矢。
  针对在押人员死亡、脱逃、冲监暴狱、劫持人质、医疗事故、地震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结合看守所地理位置、监区设计布局、警力等实际情况,监管大队每年都精心研究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全队民警与武警中队官兵认真学习预案内容,联合武警中队及其他警种,每半年组织一次应急处突演练,提高民警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民警与其他警种的快速协同作战能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