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到“白”专车如何走
2015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去年的一场红包补贴大战,让打车软件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无疑,面对打车软件这一“新宠儿”,用户与投资方都在用实际行动投了支持票。一轮轮的融资支撑起了持续不断的红包补贴,而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养成新的出行模式。
  出租车行业自然不能善罢甘休,罢运、走上街头联合抗议,各种反抗情绪在地方轮番上演。
多地出租车抗议频发
  本是在“烧红包”大战中坐收渔翁之利的出租车司机,却在面临半路杀出的专车业务时陷入了过河拆桥的窘境。
  就在专车软件与高居不下的份子钱造成的双重压力下,多地出租车司机开始了抗议和罢运。从2015年1月4日沈阳数千辆出租车集体罢运开始,出租车罢运全面爆发。包括长春、济南、成都、南昌在内多个省会城市全线开花,堪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
  一场关于出租车“份子钱”的争论硝烟四起,但其实点燃这场战争的导火索还是带着去“中介化”的革命精神而来的专车。
  5月12日,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在洛阳的办事处遭当地工商联合执法查封,而当地出租司机对这一结果都表示出支持的态度。
  6月15日,武汉汉阳区运管部门对一名专车司机进行查处并扣车,引发了上百名专车司机的武力对抗;而在6月12日,杭州两名当地出租车司机疑似“钓鱼”专车司机,引发了大量专车司机的围攻,场面一度失控。
  在此之前的6月10日,广州也发生了疑似交委钓鱼执法专车的事件,引来了上百名专车司机的声援和抗议,最终以专车的胜利而收场。
  在这场市场利益的博弈中,几乎利益各方都在等待着来自高层的说法,结束这场冲突的重任落在了管理办法的出台上。如何为专车定性成为结束这场冲突的关键所在。
上海道路能走通吗?
  上海作为我国实验改革的先锋地,在对待专车的态度上也走出了“个性”的道路。
  专车到底“黑”不“黑”的争论似乎在上海找到了新答案。距上海市交通委将专车视为黑车开出万元罚单近300天后,上海市交通委向滴滴快的发放出了国内第一张专车平台的资质许可牌照。而这也意味着,随着专车规范化试点序幕拉开,它曾经的黑白之争,终于在上海找到了不一样的答案。
  作为第一个为专车“洗白”的城市,上海也曾是第一个向专车伸出“执法之手”的城市。去年12月25日,上海市交通委就表态,只要提供服务的车辆和驾驶员没有客运经营资质,都属非法客运行为。这也表明了官方严词将网络专车定性为“黑车”。截至去年底,上海市交通部门就已查扣12辆专车,其中5辆车驾驶员被行政罚款各1万元。
  而上海在对待专车事件中所进行的改革却是双方面的,在打击专车的同时,上海市政府部门也在今年5月会同滴滴、部分出租车企业代表共同推出了上海出租车信息服务平台,各方自此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如今上海出租车行业内的乱象。
  10月8日,上海市交通委宣布向滴滴快的专车平台颁发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许可。这是国内第一张专车平台的资质许可,滴滴快的也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网络约租车资质的公司。而比这第一张资质牌照更有冲击力的是,专车业务或将迎来更大的开放。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受访时表示,“今后只要有专车平台申请,就给它办营业执照。但前提是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对平台方、车辆、司机三项进行规定。”
  尽管上海的专车政策引得了注目,但对于“上海模式”的推广,无论是官方态度还是专车公司都一致认为,由于每个城市状况不尽相同,或许还未到在全国“多点开花”的时机,更多的是要在上海“走踏实”。
         据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