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滕州市城乡建设实现新跨越
2015年12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张冬梅  本报通讯员 生然 陈强强
  “十二五”期间,滕州市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和推进全域城镇化的总体思路,遵循规划先行、精品城市、民生城建、城乡统筹、生态优先、精细管理的原则,强力推进各项城建工程。五年来,共实施各类城建工程约900个,累计完成投资约750亿元,比“十一五”五年翻了一番。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十一五”末的43.63平方公里发展到5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十一五”末的60万人增加到70万人,城镇化水平由“十一五”末的45%提高到55%,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滕州成为全省唯一跨入新四线城市的县级市,被确定为全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
形成了推进全域城镇化的理论体系
  滕州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加快推进全域城镇化的基本思路和发展方向,即积极构建以北辛、荆河、龙泉、善南四个街道和东沙河、南沙河、洪绪三个镇融合发展的中心城区为核心,以高铁新区和微山湖综合旅游区为两翼;以滨湖大坞片区、西岗级索片区、张汪官桥柴胡店片区、东郭片区为四个副中心城区,界河、龙阳、木石、羊庄、姜屯、鲍沟六个镇为节点;以秀美荆河为主轴,打造北部旅游及生态农业、中部都市产业、南部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三大功能区的“一体两翼、四副六点、一轴三区”的发展格局,全面加快了全域城镇化进程。
城市基础建设实现大提速
  加快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实施了解放西路等100余条道路新建改造工程,建设了善国路荆河路环形天桥等11座桥梁,累计新增道路里程约35公里,新增道路面积80万平方米,改造道路面积59万平方米,完成了中心城区77条背街小巷的整治改造,实施了52处林荫停车场建设,实施了23处道路交叉口渠化改造工程,初步缓解了城区“行路难、停车难”等问题。
  加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滕州集中实施了还历史欠帐的五大“下地工程”:市政府投资3.85亿元,实施了南线高温热水工程,三年工程一年完工,开创了滕州基础设施建设的全新速度,实现了城区小区供热全覆盖,供热规模位居全省县级首位;投资2亿元实施了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建设了城区第三污水处理厂,新建改造管网80余公里,基本解决了城区雨污混流问题;投资5000余万元,实施了城市防汛工程建设,通过连续三年的防汛工程,城市主干道汛期瞬时排水量达到国家标准;投资5000余万元,实施了燃气管网改造工程,对全市近30公里的灰口铸铁燃气管网全部更换为新材料PE管,从根本上解决了供气安全问题;由中石化公司投资近3亿元,实施了西部城区石油输油管道改线工程,既彻底解决了安全隐患又为滕州发展打开了空间。
  加快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工程,2011年以来,滕州每年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先后实施了小清河休闲长廊、杏坛广场、弘道公园等一批绿化精品工程。同时,实施了城区主次干道亮化、背街小巷亮化、小区景观亮化等亮化工程约80项,新增路灯3600余盏,城市夜景更加靓丽。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现新突破
  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快,实施了荆西商贸城区域、滕文中学区域、振兴南路区域等2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改造户数11697户,征收面积318.66万平方米,推进了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改善了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推进,2011年以来,累计建设了2131套经济适用房、110套廉租房、2978套公共租赁住房,配售、配租经济适用房3214套、廉租房483套、公共租赁住房890套,有效解决了4782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率先在枣庄市实现了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取消了城乡户籍、本地与外地户籍的限制,基本实现了住房保障全覆盖。滕州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已位居枣庄各区(市)首位,并走在了全省县级城市前列。
  老旧小区整治效果显著,对2000年前建设的42个存有“污水流、路不平、环境差”等突出问题的老旧小区进行了分期分批整治,整治面积达358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2.5万户。目前,滕州2000年之前建设需要整治的老旧小区已全部整治完毕。
房地产业实现健康平稳发展
  2011年以来,滕州商品房累计竣工面积约109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约440亿元,是“十一五”五年的四倍。大力推进建设条件意见书制度,出台了滕州市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建设条件意见书制度,将《建设条件意见书》作为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出让或划拨的前置条件。共出具建设条件意见书111份,涉及项目80多个,从源头上强化了房地产开发项目监管;严格履行竣工综合验收及备案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备案工作的通知》,累计完成竣工综合验收备案项目56个,切实扭转了多年来小区存在的配套不到位等问题;在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鼓励企业汲取外地先进理念,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特别是国有企业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全面承担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的各项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建设高品质楼盘,用心为百姓建好房子,国企开发的楼盘实现了从“土八路”到“高大上”的完美转变。滕州市已有12个项目通过了住建部A级住宅性能认定,13个项目获得了枣庄市绿色生态小区称号,1个项目获评代表中国房地产行业最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奖“广厦奖”。
村镇建设水平实现大提升
  西岗、级索和滨湖镇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镇和省级示范镇,木石镇被确定为枣庄市级示范镇。重点实施了西岗香舍里等35项村镇建设工程,整合50余处村庄,完成回迁3.8万余户,改造农村危房2584户,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十二五”以来,滕州路更畅了、景更美了、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了、群众的满意度越来越高了,处处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建设工作不断谱写着新篇章。展望“十三五”,滕州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精品城市、民生城建、城乡统筹、生态优先、精细管理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构建具有滕州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继续绘就气势磅礴而又绚丽多彩的城乡建设发展新画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