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公益“为爱圆梦”第一期关注济南罗伽小学
有一个梦想,走在十里山路上
2015年12月22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小善鹏收拾书包准备上学。
一年级7个孩子在上课。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这首《上学歌》,让人想起童年上学路,一路艳阳高照、鸟语花香。不过,对于济南历城区西营镇罗伽小学的9名小学生来说,上学路上陪伴他们最多的,是清冷的月亮星星、崎岖的山路以及野雀空旷的啼鸣。
每天来回走20里地
一路崎岖
罗伽小学9名学生中,9岁的苏善鹏家在上罗伽村,离学校最远,为了不迟到,他需要更早起床。
小善鹏和爷爷奶奶住的房子,没有用水泥刷墙,砖缝、门缝、窗户缝,房子似乎四处漏风,冬天也生不起炉子,窗户上满是冰花。屋内比屋外还冷,爷爷奶奶和苏善鹏就挤在靠东墙的一张床上。
6点半,收拾好书包,装好大饼和咸菜,奶奶送小善鹏去上学。小善鹏父母离异,母亲改嫁他乡,父亲外出打工。爷爷因脑血栓半身瘫痪,行动不便,整个家靠奶奶一人支撑。全家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每月300元的低保金。小善鹏家大约位于学校西北方向,相距约10里地。每天来回20里地,每月400里地,一年3200里地。而奶奶一接一送之间,走过的路程还要加倍——3200公里。
与小善鹏出门差不多时间,低年级(一年级)的王岚岚也从学校正南方向的杜家坡村向学校出发了。从她家到学校的距离,比苏善鹏稍近,但同样也是一路崎岖。
罗伽小学四面环山,地处低洼,每天晨光熹微之时,一、二年级的9个孩子匆匆从各个方向奔赴学校。
稀饭+干粮+咸菜
是午餐的标配
临近中午,保安老师的屋里飘出小米粥的香气。
离家远的几个孩子,午饭要在学校吃,学校有两个电饭煲,一个馏馒头,一个煮粥。馒头是孩子们自带的,小米每人每月带二斤,也就够了。再加上一包榨菜,就是孩子们日常午餐的“标配”。
上二年级的小善鹏只有一个同学,是个女生,叫初军燕。初军燕母亲出走多年,只是偶尔回家。这天,初军燕的午餐跟平常不太一样,她用塑料袋装了炒菜和烧鸡到学校吃,是所有同学中最好的。“这都是我妈给我准备的!”这个平常沉默寡言、有点孤僻的小姑娘扬起头,一脸灿烂。一位老师小声介绍,初军燕平时跟着爷爷和老奶奶生活,爸爸在外打工,妈妈离家出走。每次妈妈回家,都变成了她的节日。换上新衣服,编漂亮的辫子,带好吃的饭菜上学。这位老师回忆:“上次她妈妈走之后,我跟她小心翼翼地说了,她在教室里哇的一声哭了。”
多彩的梦想
不变的是最初的愿望
窘迫的生活,亲情的缺失,并没有消磨掉孩子们乐观向上的天性。他们和城里孩子一样,都有自己的梦想。
苏善鹏的说法比较多变,不过,唯一不变的是,“要赚钱为爷爷奶奶盖好房子住”。现在家里的房子不但漏风,还漏雨,一到雨天就苦不堪言。初军燕的梦想则没什么变化,就是当军医。“当军人受伤时,我就可以为他们治疗了;我还可以为更多人治病。”
作为彼此唯一的同学,初军燕对苏善鹏表现得有些“高冷”,却又时刻关注,纠正他的不当行为,督促他学习。这仅有的彼此陪伴,显得弥足珍贵。
更多内容详见“齐鲁壹点”。
本报记者 肖龙凤 实习生 程怡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