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长清十大“孝亲之星”简介
2015年12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潘立春 文昌街道长箭公司职工
  1964年,革命遗属张兰芝改嫁到潘家,20年前,她突发疾病半身瘫痪。老人无儿无女,作为孙子,潘立春承担起了照顾继奶奶的义务。为了给老人治病,潘立春辞去当时的工作,拿出家中的全部积蓄,使老人转危为安。如今,张兰芝老人虽已是97岁高龄,但仍精神矍铄。
徐吉文 孝里镇姚河门村村民
  “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却相处得胜过亲娘俩。”在孝里镇姚河门村,徐吉文因父母早逝,自小与继奶奶相依为命,为照顾奶奶,他放弃了外出打工挣钱的机会。徐吉文悉心照顾继奶奶张庆英几十年,任劳任怨,比亲孙子都尽心尽力。
孙宗珍 孝里镇广里店村村民
  2009年,孙宗珍的前夫在车祸中不幸遇难,孙宗珍也因此受了重伤。身体康复后,孙宗珍与现在的丈夫顾刚走到了一起,共同照顾前夫的父母。作为前儿媳,孙宗珍悉心照顾两位老人的衣食起居,给予老人最大的精神支持。现在一家5口生活在一起,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张延荣 归德镇永平村村民
  70岁,应是安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可归德镇永平村70岁的张延荣却仍下地种庄稼,在村里当清洁工。他如此“拼命”,就是为了多挣些钱,用来照顾好家里患有直肠癌和类风湿关节炎的95岁老母亲和身患残疾的老伴。他用孝心独自撑起一个家。
邢学香 张夏镇井子村村民
  现年65岁的邢学香,与丈夫刘学增一起,40多年来,用言行传承着孝老爱亲美德,经营着五世同堂的大家庭。邢学香不仅是持家能手,还是孝顺儿媳,她待婆婆如亲娘一样悉心伺候。107岁的婆婆虽然年事已高,但在儿媳的照料下,仍然精神矍铄,身体健康。
李慧敏 孝里中学学生
  每天清晨六点,在孝里镇马岭村这个宁静美丽的小山村里,年仅14岁,在读初三的李慧敏早早就起床生火做饭了,倒水、淘米、馏馒头……瘦弱的她已将这些家务琐事熟练掌握。因父亲病倒,年幼的她不得不早当家,她说要努力学习,用成绩回报父母。
李文 归德镇曹楼村村民
  43岁的李文,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硬是担起了照顾家里四位老人的重担,她却从没为此喊过苦和累。多年来,她伺候着瘫痪在床的爷爷、公公,照料着不能自理的奶奶、婆婆,她用孝心和付出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幸福的家。
高玉英 万德镇小万德村村民
  60岁的农家妇女高玉英,是一位孝心如金、人见人夸的好媳妇。丈夫身体不好,高玉英在外出打工,料理家务的同时,还长期独自照顾患有老年痴呆且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婆婆,一直到老人去世。为了尽孝,婆婆去世后,她又将娘家妈接到身边,悉心陪伴照料。
张士森 山东福源公司总经理
  张士森15岁时就外出打工,父亲去世后,他只身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使母亲得以安享晚年。多年来,他先后为贫困老人、家庭捐款上百万元;建老年公寓,替公司员工集体养老,他用一笔笔善款促进当地敬老事业发展,在默默奉献中诠释着孝老爱亲的真谛。
方凤炳 孝里镇方峪村村民
  57岁的方凤炳,至今没有成家,多年来,他一直和88岁高龄的老母亲吃住在一起,悉心伺候着身患多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不怨不忿,不离不弃,四年如一日的坚守着。为照顾母亲,他放弃外出打工挣钱,对他来说,还能继续喊声“娘”是件幸福的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