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主城区,青钢老厂全面关停
历时四年搬迁,每年可减排三百亿立方米
2015年12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2月24日讯(记者 吕璐 通讯员 王诺 闫成福) 23日,随着青钢李沧老厂区六号转炉和六号连铸机关停,青钢老厂区彻底关停,每年可减排三百多亿立方米。目前位于董家口的青钢新厂区一期工程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项目正式投产后,人均产钢将实现1000吨/年,是目前产量的4.3倍。
  23日18时,青岛钢铁有限公司李沧厂区的六号转炉和六号连铸机准时关停,这是该厂区关停的最后一台转炉,青钢的李沧老厂区彻底关停,自此青钢集团彻底告别青岛主城区,不再因生产钢铁排放大量的水气污染物。
  按照青岛市政府老企业搬迁计划,青岛钢铁环保搬迁项目于2011年正式启动,2013年2月奠基,新厂区位于黄岛区董家口经济区。该项目是青岛市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搬迁项目,也是青岛市“十二五”污染物减排主要措施之一。
  青钢老厂区全部停产后,以2014年排放量为基准测算,年可以减少废气排放量308.3亿立方米,减少废水排放量206.5万吨。
  目前,青钢位于董家口的新厂区一期工程生产设备已经全线贯通,进入试生产阶段。项目正式投产后,人均产钢将实现1000吨/年,是目前235吨/年的4.3倍,是国内钢企平均水平454吨/年的2.2倍,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高端产品比例将从之前的10%增长到54%,产品出口比例约1/3,深加工比例约1/4。实现既降低运营成本,又转型专业化优特钢企业。
  新厂区构建起“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体系,环保项目投资约18亿元,达国家最高环保标准。同时,投资20.5亿元配套建设15项重大节能环保工程,实现余热余能、废气等二次能源的回收和重新利用,年节能11万吨标准煤,年可实现节电16.7亿千瓦时。还将充分利用新能源,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年发电量可达700千瓦时;拟投资建设1个5万千瓦的风电场,每年发电量为11500万千瓦时。
  据了解,今年12月初,双桃精细化工等4户企业已全面关停,年底前青岛碱业、东岳泡花碱、东风化工厂、自力化工4户企业也将关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