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国际标准治疗,24小时候诊
日照市人民医院被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授予“卒中中心”称号
2015年12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彭彦伟 通讯员 韩崇伟 闻静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华北区)第二批卒中中心授牌仪式上,日照市人民医院被授予“卒中中心”称号,成为日照唯一获此殊荣的医院。
  “获此称号对医院来说不仅荣誉,更是鞭策,是一种动力。”日照市人民医院院长杨淑光表示,成为“卒中中心”,需要在各方面付出更多努力,未来,医院将打造“日照脑卒中地图”,进一步完善急救治疗预防体系。
脑卒中中心已于9月1日正式开诊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呈现出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经济负担高等“五高”特点。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比美国高出一倍。我国第三次国民死因调查结果表明:脑卒中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第一死因。
  近20年监测结果显示,脑卒中年死亡人数逾200万,年增长率达8.7%,脑卒中致残率达75%,致残表现为:语言功能减退或丧失,智力受损、反应迟钝、表情木讷,肢体行动不便或偏瘫,大小便失禁、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等。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华北区)第二批卒中中心授牌仪式上,日照市人民医院被授予“卒中中心”称号。在此之前,市人民医院脑卒中中心已于9月1日正式开诊,不仅为日照及周边地区脑卒中病人的生命健康提供了保障,也为全市创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奠定了基石。
  中国卒中中心联盟(CSCA)是由中国卒中学会发起,国家卫生计生委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指导的中国卒中医疗质量规范和改进项目,旨在推进我国卒中中心的建设,制定卒中规范化诊疗的标准操作流程,构建中国卒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模式,根据《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指南》,在中国建立起区域辐射式的卒中中心联盟体系,整体提升我国的卒中诊疗水平,改善卒中患者预后。

参照国际先进标准制定日照中心专业流程
  为保障创建国家高级卒中(日照)中心工作顺利推进,市人民医院专门成立了创建国家高级卒中(日照)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和专业学组,各职能科室加强协调,合力推进,并且健全机制,注重长效。参照国际先进治疗标准,他们还制定了《国家高级脑卒中(日照)中心专业流程》,严格按照国际金标准进行治疗。
  同时,市人民医院康复科配有多功能等速测训练系统、平衡功能训练仪、瘫痪站立评估仪、言语认知测试仪等康复器材。科室成立前,医师护士集体前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等医院进修学习,全面掌握了目前国内最顶尖的康复技术。医院为该科投资数百万元建立了二百多平米的训练大厅,这在全省尚属首位。大厅内涵盖了等速肌力训练仪、四肢联动训练仪等三十余台最顶尖的康复器械,用以辅助患者康复使用。

中心24小时候诊,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
  脑卒中中心的成立,目的在于通过创建国家高级卒中(日照)中心,实现日照唯一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内科、省级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医学影像科和神经外科的多学科合作,发挥各专业优势,建立与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国家示范卒中中心远程会诊系统,打造鲁东南神经学科中心,实现医院学科发展的重点突破。
  “加入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后,联盟将定期组织卒中规范化培训,每年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上公布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的医疗质量评价情况,这对我们医院脑卒中及相关学科建设提供很大帮助。”市人民医院脑卒中中心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郑加平介绍说,医院未来将努力打造“日照脑卒中地图”,让患者知道就近治疗点,同时还会努力将脑卒中治疗阵地前移,将救治病人的“线”延伸到医院前方,让患者得到及时的、规范的治疗。
  日照市人民医院脑卒中中心在急诊门诊设立了接诊科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在人员配置上,该中心严格准入标准,由主任、副主任、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组成专家组,来自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学影像科、介入放射科、急诊科等诸多科室的具有3年以上资质的业务骨干24小时值班,随时接诊各类脑血管病及头晕等病人。
  由于突发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极为重要,该中心专门为患者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定了科学、严谨的精益组织化管理流程,从评估到诊断,从抽血化验到CT检查结果报告,对每一个流程都进行严格的时间控制,确保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佳治疗。
  “一切以患者生命为主!在脑卒中中心患者会接受到与国际接轨的正规治疗。”市人民医院院长杨淑光介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